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过程管理

来源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vri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成立以来,国家财政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投入不断增长。经费的大幅增长以及规模的扩大,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对全国科研院校和机构的基金项目管理部门和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如何管理好自然科学基金,做好该基金项目的申报工作,促进其又快又好地发展,成为每一个基金项目依托单位和管理者必须重视的问题。本文在总结多年来基金项目申报及日常管理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浅析了科学基金项目管理三大过程:准备过程、申报过程、实施过程,分别从基金项目申请者和管理者角度分析了项目申报过程及其中涉及到的众多值得重视和加强的方面,并提出了对基金项目申报工作的几点思考。
其他文献
哲学社会科学以人类社会实践为对象,以总结人类社会实践的经验教训、把握人类社会实践的基本规律为宗旨。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和理论探索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指导科技创新的主体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形成科学的方法论和思维方式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促进学科发展、学术繁荣和文理工等学科以人为本地科学发展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在全球化曲折发展的今天,文化的大融合、大交流、大交峰,需要充分发挥哲学
对南京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基础进行了概述,提出加强科研管理的重要性,提出要加强高校重点科研创新基地与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完善以创新和质量为导向的科研评价机制。
中国农村传统的养老保障制度是以家庭保障为基础的集体保障制度,它存在于计划经济条件下,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这种制度面临许多挑战,中国开始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艰难探索,虽然经历了艰难的历程,但是,养老社会化仍然是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变迁的方向。
本文在对新农村建设对农林科技推广工作提出更高要求和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介绍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的具体做法,最后提出了几点思考。
经过长期发展和积累,特别是学校将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纳入,"211工程”、"985工程”建设序列以来,我校哲学社会科学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队伍培养和支撑体系建设等方面均有长足发展,学科影响力及科研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从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科研水平、办学条件以及社会服务等几个方面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我校需要解放思想、不断拓展办学领域,准确把握新形势下我校
农林高校建立在办学宗旨性质、学科专业设置基础上的哲学社会科学在研究领域、研究重点、研究方式上都有着鲜明的特色与优势。国际国内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发展又为其催生出一系列新课题,农林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繁荣刻不容缓,在继续保持发扬自身特色优势的同时,着力从研究领域、研究重点、科研队伍、研究方法、成果转化、对外合作、评价体系多个方面入手努力突破和创新是明智而可行的。本文的目标在于帮助农林高校认清自
发展和繁荣哲学社会科学是所有高校面临的时代任务,各大高校纷纷在提高哲学社会科学竞争力、抢占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高地上下工夫。与综合性大学和文科院校相比林业高等院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有不少差距,要想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入主流,必须发挥自身优势、扬长避短,突出特色,以特色为引擎,才能积极促进林业院校哲学社会科学的跨越发展。
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的形势很严峻,它制约了高校科技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在造成转化率低的诸多原因中,对成果交易市场形态缺乏研究和认识在起重要作用,因为目前我国高校成果交易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市场形态。本文对此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科技成果交易的垄断地位对高校有积极的作用,并在全面分析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不完全竞争市场形态利弊的基础上,对如何利用成果交易市场的杠杆,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提出了工作建议。
实施学科交叉、综合集成的研发战略,可以有效发挥高等学校的学科综合优势,克服资源分散、缺乏有效配置的弱点,在高校冲击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中,其优势医学资源与其他学科交叉已成为必然趋势,经实践表明医工学科交叉中体制机制的配套至关重要。以2007~2O1O年上海交通大学资助的210项医工学科交叉基金项目为研究对象,透视其学科交叉保障机制,并借助深度访谈和SWOT分析工具,提出了医工学科交叉机制存在的问题及
目前一些地方性高校处于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变的关键时期,学校的基础研究水平成为决定其能否成功转型的关键因素,对今后的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支持基础研究创新的主要渠道之一。本文以河南工业大学为例,通过回顾该校近年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申报与资助情况,探讨了加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工作的具体措施,以期对转型中的大学基础研究能力的培养提高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