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捆绑125I粒子治疗食管癌的临床应用进展

来源 :第12届全国消化道恶性病变介入诊疗研讨会暨2012消化介入/内镜/放射/肿瘤微创外科新技术国际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yanjie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国内多家医院将放射性125Ⅰ粒子捆绑于记忆合金支架上用于治疗晚期食道癌引起的恶性梗阻,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介绍了内照射125Ⅰ粒子支架的研制,分析了放射性125Ⅰ粒子的物理学和生物学特性,介绍了粒子支架治疗晚期食道癌的优势,分析了粒子支架治疗食道癌的适应症、临床疗效及并发症,记忆合金125Ⅰ支架捆绑粒子治疗食管癌临床初步应用显示,该技术是安全、有效的,对于失去手术机会的晚期食道癌患者能有效抑制肿瘤的生长,并能明显改善吞咽困难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期,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实践。
其他文献
目的:总结在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和引流(PTCD)术中行胆道钳夹活检的经验.方法:35例临床诊断为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在行经皮肝穿刺胆汁引流术中,经穿刺通道引入活检钳达梗阻部位,夹取病变组织行病理学检查.结果:35例均获得病理学结果,技术成功率100%,其中阳性结果30例,包括胆管细胞癌18例、胰腺癌5例、印戒细胞癌1例、肝细胞癌3例、转移癌3例、炎性肉芽组织3例;阴性结果5例,均为正常的胆管上皮细
目的:探讨球囊暂时性阻断肾动脉下腹主动脉在骶骨肿瘤切除术中控制出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及应用该技术配合临床手术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6年1月至2012年9月采用球囊暂时阻断肾动脉下腹主动脉切除骶骨肿瘤的42例患者,所有患者全麻后经右侧股动脉穿刺入路,以猪尾导管在腹主动脉造影明确双侧肾动脉开口并准确标记,后送入阻断球囊至双侧肾动脉水平下,在球囊暂时阻断腹主动脉血流的前提下切除骶骨肿瘤,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HCC)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前后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肿瘤组织CT灌注参数的相关性.方法:对22例HCC患者TACE术前1d,术后32-40d行血清HIF-1α及VEGF检测及CT灌注成像(CTPI),得到血清HIF-1α、VEGF、肿瘤组织肝动脉灌注量(HAP)、门静脉灌注量(PVP)及肝动脉灌注指数(HPI)等参
目的:探讨介入栓塞在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安全性及临床价值.方法:对8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采用介入栓塞治疗.结果:本组8例肿瘤均成功行介入栓塞,术后6例患者血压恢复2例有轻度恢复.随访3个月~1年,7例患者血压均恢复正常,肿瘤局部无复发.结论:介入栓塞是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创伤小,患者恢复快,可作为治疗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的方法之一.
目的:是通过对子宫腺肌症患者用介入法进行治疗,讨论该方法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价值.方法:在血管成像系统(DSA)的监视下,采用股动脉穿刺技术,将导管超选择分别插入双侧子宫动脉,造影后注入栓塞材料碘化油乳剂,完全栓塞双侧子宫动脉.结果:治疗1例子宫腺肌症病人,采用栓塞双侧子宫动脉技术,获得成功,术后3个月、6个月、一年各复查一次,术后病人2个月痛经及贫血症状消失.结论:介入栓塞治疗子宫腺肌症具有创伤
目的 探讨介入治疗在动脉性急性消化道大出血中快速寻找及确定出血部位的应用价值和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2月至2012年7月对65例急性动脉性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在DSA下采用高浓度大剂量造影剂行常规腹腔干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下动脉造影,并对可疑部位行超选择性血管造影,明确出血位置;灌注蛇毒血凝酶(1KU)后,采用明胶海绵颗粒或明胶海绵条进行栓塞治疗.结果 65例患者中,发现造影
本文介绍了运动系肿瘤经皮穿刺化疗泵置入的围术期护理,分析了术前,术后的处理,化疗泵原理是局部动脉或静脉给药,药物直接经肿瘤供血管到达肿瘤区,疗效较可靠,可反复多次给药。动脉化疗疗效不仅依赖于药物浓度,还取决于药物在肿瘤组织内的作用时间,用泵流速均匀,可延长化疗药物与肿瘤组织接触时间,维持有效血药浓度,提高疗效。采用化疗泵注射化疗药物,比静脉穿刺化疗方便。且局部用药可减少药物用量,从而减轻病人的化疗
本文首先介绍了消化道非静脉曲张性大出血介入诊疗术之前的相关影像检查及意义,其次分析了激发出血试验血管造影术的意义和联合用药方法,然后介绍了“三明治”式栓塞技术,介绍了胶类栓塞材料在栓塞消化道出血的应用价值,分析了试验性栓塞或经验性栓塞的方法,部位及价值,介绍了假性动脉瘤的栓塞技术,覆膜支架置入术等介入治疗。
《肝细胞癌临床实践指南》延续了2001版指南的主要内容,并结合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进行了全面修改,是值得借鉴的HCC临床实践指南。《肝细胞癌临床实践指南》将BCLC分期作为主要分期标准,并制定了相应治疗方案。虽然卫生部颁布的《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1年版》未将BCLC分期列为中国HCC分期的主要依据,但是从目前国内临床研究的发展来看,正在逐步遵循和验证这种具有循证医学高级别证据且全球公认的分期标准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发热症状与近期疗效的关系.方法:139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按照TACE术后是否发热分为两组,A组无发热症状组,B组有发热症状组,比较两组病灶在首次介入治疗后的治疗效果,分析TACE后发热症状持续时间和近期疗效的关系.结果:首次介入术后4-6周行CT检查,按实体肿瘤治疗评价标准(RECIST标准)评价疗效,A、B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