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F-I对运动骨骼肌mTOR信号通路下游信号的影响

来源 :2010年中国运动生理生化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nchuanzhis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肌肉蛋白合成的主要信号通路为PI3K/Akt/mTOR通路,mTOR及其下游信号与骨骼肌蛋白合成有着直接相关.IGF-I具有极强的促肌肉蛋白合成效应.在体情况下,利用增强运动骨骼肌中IGF-I信号来研究肌肉内mTOR通路尚不多见.本研究通过注射外源性IGF-I并结合运动,观察mTOR及其下游信号在运动骨骼肌蛋白质合成中的作用,旨在深入探讨IGF-I对运动骨骼肌蛋白合成信号的影响机理.方法:SPF级8周龄雄性SD鼠,动物进行适应性喂养和适应性训练后分为四组:安静组(S)、IGF-I组(SI)、运动组(E)、运动+IGF-I组(EI),每组6只.运动方式为跑台运动(坡度为10%,跑速为26m/min,持续运动60min).外源性IGF-I为小腿后侧肌肉隆起处的皮下注射(剂量为5.5ug/kg,溶于生理盐水).取材部位为腓肠肌.用Bradford法检测骨骼肌蛋白含量;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腓肠肌MHC、mTOR、mTOR (Ser2448)磷酸化、p70S6K (Thr389)磷酸化和4EBP1(Thr37/46)磷酸化表达.结果:在一周的实验过程中,IGF-I显著促进骨骼肌MHC表达(P<0.01),运动有促进的趋势(P>0.05).外源性IGF-I显著促进骨骼肌mTOR (P<0.01)、mTOR(Ser 2448) (P<0.01)、p70S6K (Thr 389) (P<0.01)和4EBP1(Thr 37/46) (P<0.01)的表达.运动显著促进mTOR (P<0.01)、mTOR (Ser 2448) (P<0.01)、p70S6K (Thr 389) (P<0.01)和4EBP1 (Thr37/46) (P<0.01)的表达.外源性注射IGF-I和运动因素对PI3K/Akt/mTOR通路的作用存在协同促进效应.具体表现为SI组和EI组的MHC均显著高于S组和E组(分别为18%和15.7%、23%和20.6%).SI组和EI组的mTOR显著高于S组(18%和26%),EI组显著高于E组(15.6%).EI组的mTOR (Ser 2448)磷酸化显著高于S组、SI组和E组(分别为35%、27.4%和19.5%).EI组的p70S6K (Thr 389)磷酸化显著高于S组、SI组和E组(分别为48%、27.6%和21.3%),SI组和E组显著高于S组(16%和22%).EI组的4EBP1 (Thr 37/46)磷酸化显著高于S组、SI组和E组(分别为80%、38.5%和34.3%),SI组和E组显著高于S组(分别为30%和34%).结论:1.IGF-I明显增强了mTOR通路下游信号的活性,而同时骨骼MHC明显升高.IGF-I明显增强骨骼肌的蛋白合成.2.运动明显促进mTOR通路下游信号的表达,并表现出与IGF-I具有协同效应,共同促进骨骼肌肥大.3.与运动相比,IGF-I对mTOR通路下游信号的促进更为深刻.
其他文献
会议
目的:了解急性低氧暴露不同模拟高度对优秀男子散打运动员影响,讨论适合散打运动员低氧训练的高度及指标评定方法.方法:采用跑台和功率自行车为运动器械,运动负荷递增.根据相关资料和前期预实验结果,设定跑台负荷依次为8krm/h、10km/h、12km/h、14km/h,每种负荷持续时间为4min,间歇时间15s用于采血;设定功率自行车的负荷依次为100W、150W、200W、250W,转速50-70rp
目的:AKT信号蛋白与肌肉蛋白质合成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本研究以跑台作为运动负荷方式,研究不同强度运动对AKT信号分子的作用,以明确运动强度与AKT之间的关系.方法:雄性、SPF级、8周龄SD大鼠,体重180~200g.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10只)、小强度运动组(6只)、中强度运动组(6只),大强度运动组(6只),每笼6只,环境温度23±2℃,相对湿度65±5%,光照12小时/天(光照时间为07:
目的:通过研究近20年来儿童少年第二掌骨骨皮质发育状况,进一步探讨儿童少年第二掌骨骨皮质发育与身高、体重的关系,为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中国入骨发育标准-CHN法》、《中国人手腕骨发育标准-中华05》标准样本为研究对象,用游标卡尺测量第二掌骨骨皮质厚度,按Barnett公式计算掌骨皮质指数。结果:儿童少年身高、体重与骨皮质厚度、掌骨皮质指数的相关关系变化并不大;结论:1985
目的:三维人体形态扫描在很多领域得到应用.目前,已经扩展到了体育领域,但其相关文献报道较少.本文旨在将三维人体形态扫描的应用现状进行归纳,并对其今后在体育领域中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综述:人体扫描是用光线或射线对人体进行扫描,形成图像的方法.人体扫描的分类如下:CT的全身扫描、人体三维形态扫描、安检的人体扫描等.一、三维人体扫描:人体三维扫描系统也称三维人体测量系统,人体数字化系统,广泛应用于服装,
目的:提出运动应激的俩种形式----运动生理性应激和运动心理性应激,并引发读者对不准确或不全面的运动应激概念进行思索,并对将来运动应激的研究进行展望。方法:整理综合国内外有关文献。结果:运动应激是运动的一种复杂并且特殊的状态,它可以造成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的影响。适宜的运动应激可以提高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但过大的运动应激会对身心造成不良影响。在国内学术论文中作者往往只是片面地从生理学角度去论述运动应
机体分布:脑红蛋白在多种生物中广泛存在。人和小鼠大脑前叶、丘脑下核团和丘脑均有强烈的表达信号,主要分布在正常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中,其密度明显高于海马、小脑和丘脑;脑红蛋白基因在正常大鼠脑、肝、肾、心和骨骼肌等多种器官内高度表达,周围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组织也有脑红蛋白表达。脑红蛋白在神经元内特异性表达,而神经胶质细胞却不表达脑红蛋白。生化特征:脑红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103 (17kD)。
目的:通过highwire和CNKI查阅与运动对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和肌减少症作用相关文献,探讨运动延缓肌萎缩和促进肌肉发生的机理,并介绍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查阅15年来相关文献,从运动对MAPK激活和调控基因表达,以及对肌卫星细胞和肌生长因子调控作用进行归纳总结.结果:1、Goodyear等首次报道运动激活骨骼肌中ERK1/2、JNK和p38信号通路.此后研究大鼠跑
研究目的:肥胖是心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肥胖不仅能直接引起心血管系统结构和功能损害,而且能通过诱发和伴随心血管疾病的其它一系列重要危险因素,协同和加强对心血管系统的危害.肥胖患者伴随着体重增加,而产生心率增快、血压升高、外周血管阻力增加等血流动力学变化,促使心脏负担加重,可引发多种心功能失调.本研究通过运动减肥对肥胖青少年身体形态指标、心率和血压的影响,探讨运动减肥后体质量与心脏功能的关系,为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