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级信息系统规划方法的研究与实践

来源 :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网络应用分会2012年第十六届网络新技术与应用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ch8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分析、比较多种信息系统规划方法的基础上,研究基于BSP方法的大学校级信息系统规划。通过实例的规划过程,论述了大学发展目标的识别,建立了大学业务模型,定义了数据类,划分了子系统平台,最后推导出校级信息系统架构。
其他文献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需要处理的数据量急剧增长,聚类算法的研究面临着海量数据分析和处理的挑战。对K-means聚类算法的优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首先选定初始聚类中心的并行K-means聚类算法。对不同大小的数据集进行测试实验,证明该优化算法具有更好的时间性、正确性和稳定性,适合于海量数据的分析和处理。
云计算技术为进一步提升信息资源管理与利用创建了全新的理念。在深入探讨云计算技术及其应用特征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基于云计算技术的信息资源即服务(Information Resource As A Service,IRaaS)的云服务体系架构,探讨了信息资源即服务的云服务模式。信息资源云服务模式研究扩展了云服务研究范围及其应用领域,为深入开展云服务相关研究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并奠定了重要基础。
在当前高校内部多种应用共存的情况下,通常各应用都有自身的负载曲线,如果按峰值负载来设计、建设该应用对应的基础架构,将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提出基于开源KVM虚拟化资源池以及动态的JBoss负载均衡技术的框架结构,实现了一个能够按需分配的资源池,按照业务指标的要求,实现了高校内部数字化资源动态、灵活地自我调度的框架。
根据目前移动应用开发发展现状,针对如何面向中小用户开发方为其提供移动服务平台,提出一整套移动服务平台搭建解决方案。整个服务平台采用SaaS作为其推广模式,同时采用SOA作为整个服务平台的底层架构方式。着重分析采用第几级成熟度模型更利于整个服务平台,以及搭建平台时所应进行的模型改进以及性能优化。
IT服务管理作为大学信息化工作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和使用的合理性对于大学信息化的推进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大学发展战略和信息化发展战略的统一指导下,进行IT服务管理战略规划、IT服务管理流程的设计,设计出“三线”IT服务管理模式,同时完成相应的大学运维管理组织机构的规划和设计,最终实现全生命周期的大学信息化IT服务管理体系。
随着Web2.0观念的提出,数字学习也有了e-learning2.0的概念.Web2.0的相关技术主要包括Wikis、Blogs、微博、社会化网络及书签等,因此可以将Web2.0的相关工具整合到传统e-learning1.0平台中,改造传统网络学习平台,从而在技术层面上实现e-leanning2.0的理念.
文化资讯领域的知识由于分布性和异构性很难得到共享。本体技术对技术进行组织是解决语义问题的一个常用办法。尽管实例也携带着信息,但是多数系统考虑的都是概念级别的互操作性,很需要新的理论模型来解决这类问题。信息流理论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非常好的理论。论文中提出了基于本体和信息流理论的知识共享框架,并将此框架用于数字博物馆中,利用概念和实例的两重性进行知识共享。
建立内部控制体系,实施风险管理机制,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看作是解决企业各种潜在问题、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信息系统控制又是内部控制体系的基础。重点阐述了信息系统控制在ERP系统实施过程中的关键控制要点及权限设计方法。
平衡计分卡用来衡量战略,战略地图用来描述战略,将二者结合起来,构建高校信息化战略地图。从价值贡献、提高用户满意度、内部过程、学习与成长4个维度建立平衡计分卡,对高校教育信息化使用效益进行研究,有利于信息化战略的修订与改进,促进信息化使用效益的提升,希望为高校信息化管理提供新的思路。
利用层次化分析方法,结合河南电力试验研究院的信息系统评估模型项目,建立了电力信息系统健康度评估模型。该模型量化了业务支撑系统对具体业务的支撑能力,同时预测了业务系统的运行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