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粒子与细胞相互作用的物理机制的研究

来源 :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T454208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来,纳米医学目前得到了大家越来越多的重视。与传统材料相比,纳米材料由于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使其在生物传感,细胞成像,药物输运等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不过纳米材料同时也可能带来一定的毒副作用(包括对体内蛋白、基因、细胞器的破坏)。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应用纳米材料的时候,能够寻找到输运效率与降低毒副作用之间的平衡。因此理解纳米材料与生物体,尤其是与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对在生物医药领域更好地利用纳米材料有着非常重要的科学意义。在本次报告中,我们将首先从理论模拟角度来探讨如何有效地设计纳米材料使其能够高效地输运进入细胞中去;在这一部分,我们将重点讨论细胞输运过程中纳米粒子与蛋白、细胞膜间相互作用的内在物理机制以及纳米粒子对生物大分子、细胞膜及细胞器等的影响。此外,结合最近与实验学家的合作,我们将进一步给出纳米材料的设计新思路。最后,我们将对该领域的研究做出总结和展望。
其他文献
Recent studies have revealed that non-classical ordered phases,such as quasicrystals and the Frank-Kasper phases,could emerge from block copolymers as equilibrium or metastable morphologies.In my pres
聚合物基纳米复合功能材料由具有优良力学性能的聚合物基底和分散在聚合物基底中的具有特殊功能的纳米粒子构成,在诸多领域具有重要的潜在应用价值。纳米粒子的添加会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以及可加工性等方面产生极大的影响,尤其高含量的纳米粒子会严重降低聚合物复合材料在挤出和喷涂等工艺中的加工性能,而其物理本质是由于纳米粒子对高分子链的动力学性质产生影响。
金纳米粒子因其特殊的化学性能以及极好的生物相容性在纳米材料和生物医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DNA 修饰的金纳米粒子(DNA-AuNP)的自组装是当前研究的热点.我们用分子动力学方法(MD)研究了DNA-AuNP 体系的自组装动力学过程并研究了各种因素对DNA 成键性质的影响,从而得到其结晶过程的动力学和热力学.
本报告中我们将以高分子刷为例,介绍高密度接枝体系的形态结构理论.高分子刷可应用于维持胶体体系的稳定性,改善材料表面的浸润性、减小摩擦力、提高表面防污能力等.目前已被普遍接受的关于高分子刷形态的解析理论是由Milner,Witten 和Cates(MWC)于1988 年创立.MWC 理论基于自洽场方法,未能严格考虑高分子链段之间的体积排除作用.为此,我们应用能严格处理排除体积相互作用的密度泛函理论方
研究各向异性粒子在非平衡态下的动力学行为对于明晰其刺激响应机理,进而深入揭示胶体粒子的非平衡统计力学原理而言具有重要科学意义。本论文介绍了本课题组对于非平衡态下Janus 胶体粒子动力学行为的理论和模拟研究工作,着重强调了非对称效应对粒子外场响应性以及扩散动力学的重要影响。通过多粒子碰撞动力学耦合分子动力学的模拟方法,率先研究了Janus 粒子在剪切场下的组装动力学行为,并借由维里展开揭示了各向异
共轭高分子被广泛应用于有机光伏材料的研究中,其发生微相分离所形成的微相结构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光电子的传输效率。本工作重点研究共轭高分子形成取向有序液晶相的物理条件和性质。由于共轭高分子的主链呈现半刚性链特征,我们采用蠕虫状链模型描述其在空间的链构象行为,同时采用Maier-Saupe 型的相互作用势描述链段之间的取向相互作用。
含有非挥发性溶质的液滴干燥后,会产生丰富多样的沉积图案。对这种由溶剂蒸发诱导的高分子残留物结构的设计和控制在喷墨打印、纳米电路印刷、微电子器件制备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虽然实验上已经报道了很多不同的残留物结构,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普适的对此类问题描述的理论模型。我们基于Onsager 变分原理,提出了包含液滴内部流体运动模式和液滴接触线运动模式的理论模型,成功预测了在各种不同条件下,非挥发性
磷脂分子是一种典型的两亲性分子,研究磷脂分子的介观自组装对深入认识和调控两亲性分子介观胶束结构具有重要基础价值。在过去几年中,我们发展了一种高效的隐式溶剂型粗粒化三粒子磷脂模型,粗粒化磷脂分子的力场通过拟合实验和全原子模拟数据获得。模拟结果表明该粗粒化磷脂模型能够高效再现磷脂分子囊泡的形成过程,其具有模拟复杂介观囊泡的结构形成和演变的能力。在此之后,我们采用该粗粒化模型成功模拟研究了多层磷脂囊泡的
基于抗菌肽(AMP)的药物设计是解决细菌耐药性以及超级细菌的一条重要途径。然而,人们对于抗菌肽与膜的相互作用机制尚缺乏清楚的认识。在本工作中,我们以蜂毒肽作为抗菌肽模型,结合分子动力学模拟和实验手段,采用不同生物膜模型和技术,在分子层次上详细研究了蜂毒肽与生物膜的界面相互作用动力学过程。研究发现,蜂毒肽在脂双层上的初始吸附和聚集行为会导致脂膜发生剧烈的波动和局部形变;尤其是,会聚的多肽分子引发了脂
细胞膜铆定蛋白之间的键合调控着细胞粘附和信号传导,对键合作用的深刻认识有助于理解细胞间通讯所驱使的多种生理过程。脂筏作为细胞膜上富含胆甾醇和饱和磷脂的微相区,被认为是募集蛋白质分子以实现生物功能的重要平台。一个重要而未决的问题是脂筏如何影响细胞膜铆定给体和受体蛋白的键合平衡常数。我们采用经典的生物膜介观模型,使用Monte Carlo 方法研究多组分膜的粘附,发现细胞膜铆定给体和受体蛋白在脂筏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