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孔子倫理道德思想看現代公務倫理內涵

来源 :2016中华文化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YY7896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孔子是我国歴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与教育家,世称至圣先师,既承袭上古思想文化菁华,自谓「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复开启伦理道德淑人治世之典范.他既是集大成的人物,也开创平民教育的先河、建耩儒家一脉相承的道统.自西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後,即取得正统思想的地位,对於政治文化与教育设计,一直扮演主导的角色,也由此影响整个民族的基本观念与生活方式,直至於今,探讨了从孔子伦理道德思想看现代公务伦理内涵。
其他文献
文化对于政治的影响为何?这个问题是学界长久以来所关注的议题.学者Gabriel Almond和Sidney Verb指出,对文化的研究应从民族性(national character)着手探究,但其困难之处在于民族性缺乏一致的客观标准,Almond与Verba作为建立以「政治文化」研究途经的首批学者,提出民主的发展与政治文化紧密相邻,并建立客观的指标,开始使得政治文化成为可探究的议题.然而,文化与
文化,就是生活方式,包含食、衣、住、行、育、乐各面向的表现形式,与价值观、族群意识等精神内涵,从政府的角度来看文化的建设工程,最直接的透过教育部与文化部的政策力量,便能产生风行草偃、移风易俗的教化效果,然而若是想使社会绽放百花齐开的文化活力,便需要开放、多元、弹性与保障智慧财产权的政策,引导民间团体、企业投入文化创意工作,得以市场化、产业化、普及化.
「打开城市外交,和世界做朋友」在全球化的时代,城市的功能日渐增加,世界各大城有鉴于相互交流可以缩短彼此间的社经差距及文化隔阂,并可藉由实质的议题和技术援助之共同合作,促进彼此于城市发展的进步,进而提升城市治理的能力及在国际间的竞争力,无不稹极推动城市交流,以文化、科技、体育与经贸的交流发展埠际合作.
从冲突到和解,再由和解到冲突,似乎已成为两岸不可逆转的互动模式,因为台湾执政党的更迭,使得原本两岸能借由和解,再进一步到「命运共同体」的期待又回到和解前的「冷对抗」.2的确,审视当前的两岸关系,犹如云霄飞车般的跌宕起伏.之前,在马英九执政时期的积极努力下,两岸关系一直朝着「两岸命运共同体」的和平发展道路.但是,难以预料的是,台湾爆发了抵制《两岸服贸协议》的「太阳花学运」,着实让大陆搞不明白,台湾人
台湾文化,由于台湾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加上过去两千年的移民社会,由多样化的人种族群所组成,且不同时代背景而有多面向的呈现.从最早期的南岛文化、古闽越文化,到中期的海盗文化,地理大发现後的荷兰、葡萄牙、西班牙殖民者带来的早期欧洲文化,明郑时期以后东南沿海汉族开始大规模开恳而带来的闽南文化和客家文化,儒家道家和佛教等宗教开始对本区域发生影响,再到后来又混合日治时期的文化与受日本皇民化影响,20世纪中叶起
哈伯玛斯体认到,当科技理性无限上纲,通过与系统一致的报酬所反映的生活方式都无法落实的加以合法化,那麽幸福的生活可能意味着某种良好的关系而非物质名利,互为主体的共存或许是人们从压迫中解套的道路满足可能不再是某些压制必需进行以造成某方胜出的时刻.所以哈伯玛斯承接了韦伯「理解的社会学」中的「意义」的概念加以语用学的改良以及马克思的「行动」概念,做成了「沟通行动理论」.
现今走在台湾各地街头,每每可以看到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等路名印入眼帘.到了端午,人们一样吃着粽子看着龙舟比赛.每逢中秋,人们依然吃着月饼赏着明月.上馆子吃饭,一样拿着筷子.存了点钱,一样习惯买房置产.装潢房子、居家布置,照看风水.婚嫁入厝,还是会翻看黄暦.过农历新年,红包压岁钱一样令人期待.这些中华文化的传统,仍一如过往处处在台湾人的生活中继续实践着.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庆祝大会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自信」成为继「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之后的第四个自信.我个人觉得,这应该是习近平未来留下的一个最重要的政治遗产,也应成为继「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后,代表习近平治国理念的核心思想.
「王朝赫赫,为歴史表象;江山默默,乃歴史本体」.「文化」始终在「江山」中承载者「历史」,不因王朝更迭,江山总依旧,而文化却在其中不断的滋长与发展,正因为他是「民族的生命」.诚如德国哲学家米下埃尔·兰德曼认为:「文化按定义是由人自身自由地首创性所创造的,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人赋予文化如此多的样式;一个民族不同于另一个民族,一个时代区别另一个时代.但是,在创造文化的过程中,人创造了自己.」历史学家汤恩比
复兴中华文化是当前社会和学界的热点议题.在如何继承和阐扬中华文化问题上,各方仍然存在很大争论,一些看法尖锐对立,其中既有把孔老夫子重新请回神坛这样的认识,也不乏"全盘西化"才能最终走向现代化那样的断言.这样的争论100年前就开始了,100年后可能还会继续.我不知这样的争论是否很有意义?我感到,更应认识到的是,从中外历史经验看,随着一个国家社会物质条件的逐步发达,其自身文化往往会随之复兴、繁荣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