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防震减灾信息网站建设

来源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暨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xinxiangro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强烈地震,举世关注,人们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关于地震的各种消息.随后,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都及时报道了这场惨烈的大地震.面对这一重大突发事件,建设防震减灾信息网站是很有必要的,①网络数据库的建立一方面可以使发布的大量震情、灾情等信息能够保存和查询,另一方面有利于高科技含量交互式和超媒体性网页开发,提高了山东省防震减灾信息网的管理质量和服务功能,加大了防震减灾宣传力度,扩大了山东省地震局在社会各界的影响,提高了防震减灾工作的显示度。②山东省防震减灾网为本地及远程用户建立起了非馆藏的网上虚拟地震信息资源动态图书馆,可以实现不同层次用户对时事性、动态性、非纸介质地震、灾情及防震减灾的在线查询、浏览及管理人员对发布信息的追加、修改,扩大了服务领域,实现了资源共享。③进一步完善的工作,做好政府网站的考核工作。
其他文献
通过对南海地震数据的重新处理,在地震剖面上观测到了透镜状结构,认为这具有典型的中尺度涡特征。海水反射体的移动会对反射地震记录同向轴造成影响,如果在数据处理的过程中考虑到了这种影响,利用特定的处理手段还可以从中获取海洋内波移动的相速度等信息,是地震海洋学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方向。
通过利用MODIS LlB数据对玉树MS7.1地震前后地表温度和大气水汽含量的反演和对2001-2010年最高温度的统计分析表明,2010年4月14日玉树地震震前4周、震后5天地表温度升高,且高于2000-2009年10年的平均同期温度,高值沿玉树断裂带分布。这些现象可能是地震前地应力作用,积累的能量、地下气体、地下热等沿玉树断裂带释放造成的。反演的水汽含量分布图展示了沿断裂带附近水汽含量较高的现
本文对2009年7月22日日全食期间的重力观测数据进行处理,检测日全食期间是否出现史上发现的幅度较大的“重力谷”现象。以往的重力谷现象只是在弹簧重力仪中观测到,精度更高的超导重力仪没有观测到。弹簧重力仪极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日食引起的环境干扰可能会使重力信号有重大改变,至于是哪种环境干扰目前还不清楚。以往观测到重力谷现象,而此次日全食期间没有出现,说明重力谷现象不是每次日全食都会出现,即其发生机
大容量气枪阵是海上地震探测最常用的人工震源,枪震源激发地震波的效率特别高,在同等炸药当量的情况下地震波的传播距离特别远。在科技部973项目“南海大陆边缘动力学及油气资源潜力”的支持下,以大容量气枪作为有效人工震源在南沙海区完成了两条海底地震仪测线,填补了南海南部深地震探测的空白。并在西南印度洋洋中脊成功实施了大容量气枪阵激发作业及大规模的海底地震仪接收实验,标志着大洋环球航次海上地震作业一个新的里
本文在文献的研究基础上,研究了利用点质量的方法来逼近地球重力场的数学理论;推导了点质量模型与椭球谐级数的系数关系。并得到了以椭球界面上的重力异常作为基本数据,以点质量模型为过渡,直接求得椭球谐系数的点质量调和分析方法。该方法省去了球近似假设和椭球改正等过程,提高了椭球面边值问题的解算精度。
断裂带应力变化引起的波速变化很小,对观测技术系统要求很高。人工主动源探测技术的发展,为断裂带应力变化动态监测带来了可能。利用精密控制人工震源建立了跨断层动态监测系统,利用GPS授时对震源时间和流动观测点进行同步。研究断裂带波速变化与应力状态、断裂带震后愈合过程及其与余震的关系,为了解地震孕育和发生的震源环境和物理力学过程提供参考。
本文通过基于块域的ICESat激光卫星地面轨迹交叉点分析方法研究分析近年来南极大陆冰盖详细的物质平衡变化尺度及其空间分布特征.
本研究拟通过模拟方式给出不同应力场状态和摩擦系数导致大量均匀取向断层破裂产生的综合P波辐射花样的空间模式,以期在P波初动资料足够多的情况下,研究是否能同时确定应力场主应力的相对大小和摩擦系数。
本文介绍了虚拟仪器技术的特点和优势,在调研的基础上,利用虚拟仪器技术接收并处理地震波数据,并利用近场数据进行校正,明显减小了地震波走时测量误差,实现地震波速变化高精度测量。
本文利用在河北省遵化市上关湖进行的水库气枪震源连续激发实验记录,探索利用主动震源激发检测S波及其分裂参数的可能性,为地震预侧探索实践和防震减灾提供可靠的物理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