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D投入对企业成长性的影响分析

来源 :中国会计学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buhao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R&D是企业成长的源泉和内动力,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得长期优势的基本保证。本文根据我国上市公司R&D投入的现状,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以30家上市公司自2008年到2010年的数据为样本,以营业利润增长率为被解释变量,以研发强度、技术人员比率和企业规模3个指标为解释变量,建立了回归模型,对R&D投入与企业成长性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分析。经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研发强度、技术人员比率都与以营业利润增长率表示的企业成长性呈正相关关系,其中研发强度是相关性最强的变量。
其他文献
本文选取2000到2009年所发行的企业债券和公司债券为研究样本,对我国的信用评级是否能够有效揭示发债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对发债主体级别有显著影响的因素主要是发债主体大股东的类型、发债公司的类型以及发债的时间等外部因素,而企业内部因素除了公司规模以外等其他财务指标对发债主体级并无显著影响,这与国外评级有着显著不同。
本文通过对2000-2004年中国上市公司的再融资经营业绩分析表明:总的说来,中国上市公司再融资后的经营业绩持续下降,部分公司甚至在再融资的当年就出现经营亏损;但是,与正常融资公司相比,过度融资公司的经营业绩更差。进一步的分析,本文还发现,在控制了其他可能影响企业经营业绩因素后,企业过度融资程度越严重,再融资后经营业绩下滑越严重。
本文从评价企业长期偿债能力分析的常见传统指标入手,以资产规模和盈利能力等两个角度分析了长期偿债能力评价指标的缺陷,并且对传统指标作了恰当的改进。此外,在本文中还对当前一些已做了改进的指标再次作了修正,使之较以前更能真实、客观、准确的分析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最后,建立在修正后的指标的基础上,本文以闽东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分析了该公司的自2001年以来的长期偿债能力的变化情况,结论详见正文。
在代理理论的框架下,本文以中国上市高新技术企业为样本,运用计量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高管激励与研发支出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高管短期激励与研发支出之间呈显著负相关;高管长期激励与研发支出之间呈显著正相关。最后,从优化高管激励契约安排出发,本文提出了破解中国高新技术企业R&D投资不足难题的对策建议。
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对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今培养面向社会需求的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已成为各高等院校。本文从培养创新型财务管理专业人才所要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出发,结合我国高校近几年来在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模式。
高职会计综合实训是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加强学生全面运用会计理论知识,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增强学生处理会计事务能力以及就业竞争能力的重要的教学方式。如何搞好会计综合实训,怎样搞好会计综合实训,是高职会计类专业教育教学迫切需要探索的课题。
四大与行业专长审计师均属于中国证券市场的强势审计师。本文实证研究强势审计师的持续经营风险客户选择与持续经营有重大疑虑审计意见决策发现:第一,强势审计师一致存在回避风险客户的现象;第二,四大审计师在进行持续经营有重大疑虑审计意见决策方面的表现优于非四大审计师;第三,行业专长审计师在进行持续经营有重大疑虑审计意见决策方面的表现并未优于非行业专长审计师。上述研究结论无论对于按常规方法选择的财务困境公司,
自1993年青岛啤酒香港上市后,拉开了我国公司A+H交叉上市的序幕,交叉上市已经成为我国公司重要的融资渠道之一,然而,交叉上市是否会提高公司业绩,尚需理论研究与实证检验。本文选取所有A+H交叉上市的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采用配对样本非参数检验的方法验证研究交叉上市后公司业绩的走势。得出结论:A+H交叉上市的公司业绩只在上市后两年显著高于单纯A股上市公司的业绩,两年之后较上市前无显著变化。说明A+H股交
本文利用中国A股2006-2009年上市公司的数据,考察了不同产权性质集团财务管控与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运用集团是否拥有财务公司、是否委派CFO、上市公司是否上线ERP财务信息系统等财务管控指标,建立相应模型研究发现:(1)上市公司控股股东通过企业集团管控,会导致其附属上市公司运营效率低下,降低上市公司绩效,国有集团附属上市公司的绩效更差。(2)集团财务集中管控如财务公司的资金集中、CFO委派的财
2010年1月1日,由国务院国资委第二次修订的《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正式开始在中央企业实施,在该暂行办法中更换了原先的经营绩效考核基本指标净资产收益率,而使用了经济附加值(EVA)作为最新指标。国务院国资委出台该规定的目的就是希望有效地控制央企的过度投资行为,本文就是以此为切入点,对该暂行办法实施前后央企的过度投资现象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就目前来看,该政策的实施效果并不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