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方志文化“走出去”理念嬗变与方式选择--基于《中国名镇志》文化工程《乌镇志》的编纂指导实践

来源 :走向世界的中国方志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ke02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方志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文化形式,如何在国家文化“走出去”战略实施过程中,通过编纂推介一批高质量地方志成果,以充分展示地方志的当代价值及永恒魅力,实现“推动方志文化走向世界,增强方志文化影响力”的目的,借助于《中国名镇志》文化工程平台,《乌镇志》在编纂实践中作了有益的探索,本文着重从理念嬗变与方式选择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
其他文献
《延祜四明志》为宋元之际四明地区的一部名志,其中关于佛教的记叙十分丰富翔实,收录了大量当地寺院蓬勃发展和高僧生平事迹的史料,展现了宋元之际四明地区文化繁荣、官民崇
“阳明先生”王守仁在滁州“龙潭悟道”,阐发出以静制动、体悟良知的思想,衣钵弟子不断壮大,“心学”体系日渐成熟.其后,阳明心学在滁州广泛传播,胡松、戚贤等成为交流阳明学
随着近代以来环境史研究的兴起,也引起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但有关历史时期环境方面的资料记述也较少,多零散存在或隐含于史书之中,不成系统,难以支撑起环境史研究.就“归化城
明清时期,重庆府曾多次修志,现流传下来的仅有明成化《重庆府志》、万历《重庆府志》和清道光《重庆府志》三部.三部府志由于编修的背景、编修动机、编修模式不同,导致志书的
随着中外交往活动的发展,中国早在汉唐时期就出现记载外国情况的域外志雏形.后经宋元明三代发展,至清代域外志编纂则进入鼎盛时期.尤其是晚清域外志编纂还成为清代修志事业中
志书为“一方之百科全书”,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以浙江海宁为例,其位于钱塘江出海口位置,古代有大规模盐业生产,其古名盐官就得名于盐业.根据历代志书记载,南宋时有盐场八
2014年11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对山东工作特别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作出重要批示,省委、省政府领导就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作出批示、指示,专门强调
地方志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其编纂活动在政府有关部门的主持下,历时长、参与者众多、有一定社会影响.从行政区域、社会分工等不同角度展开的地方志、专业志的编修活动和编修成
《(雍正)湖广通志》是雍正年间由湖广总督迈柱监修,原翰林院编修夏力恕等纂修的一部两湖(湖南、湖北)合志.一方面,该书纂修背景是《大清一统志》的筹修,故其内容体现着国家“
上海地名的含义及来历问题,自明中叶之后,困惑世人多年.其主要分歧为“上洋说”与“上海浦说”之争.“上海浦说”虽然得到近代学者的认可,但依据并不充分.“上洋说”被认为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