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我国现行建筑物适用性评定标准主要针对既有建筑,对于历史保护建筑而言,这一评价体系没有体现历史建筑的文化价值因素,而这正是进行历史保护建筑鉴定的主要约束条件。历史保护建筑的适用性评价受建筑文化价值的影响,其模糊性导致现行适用性评价方法不再适用。本文在既有建筑物适用性评定方法的基础上,引入历史保护建筑文化价值影响下的多层次模糊评价体系,提出适合历史保护建筑特殊结构的适用性评价方法。
【机 构】
:
上海理工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上海 200093
【出 处】
:
第四届“U+L 新思维”全国学术研讨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现行建筑物适用性评定标准主要针对既有建筑,对于历史保护建筑而言,这一评价体系没有体现历史建筑的文化价值因素,而这正是进行历史保护建筑鉴定的主要约束条件。历史保护建筑的适用性评价受建筑文化价值的影响,其模糊性导致现行适用性评价方法不再适用。本文在既有建筑物适用性评定方法的基础上,引入历史保护建筑文化价值影响下的多层次模糊评价体系,提出适合历史保护建筑特殊结构的适用性评价方法。
其他文献
本文在引用“共生”理念的基础上,阐述了生长机制的理念,解说了生长单元、生长链和生长空间概念,针对现代城市高压走廊绿带景观建设特点,具体分析了在生长动力机制和运行机制下,建立生长机制,运用生长单元,生长链和生长空间概念进行设计布局,建立一个可承载城市人文、工作和生活边缘空间,为城市提供一个稳定低碳可持续发展景观空间设计模式的理论依据。
为了保护视觉景观,我们通常要对景观节点周边的城市建设内容进行控制,控制指标的确定有很多方法,在这其中视线分析法是我们最常用的并且比较重要的一种方法,通过视线分析,我们可以将城市景观中感性的认知转变为理性的控制指标。本文通过对视线分析理论的研究,结合恩施城市景观特色研究的实例,阐述了不同情况下视线分析方法在城市景观控制中的应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对于校园环境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优秀的校园设计并不仅仅是要满足校内科研、教学、师生日常生活等使用功能的需求,在此之外更重的是应当要具备科学性、体现现代化、信息化、生态化,并能通过校园环境的营造为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及综合素质提供更好的空间场所,使得校园环境能够适应开放式的教学,从而更好的实行素质教育。为了能满足校园环境的特殊要求,将环保教育以及校园景观进行有机的结合,所以对
立体主义的出现掀起了绘画界的狂潮,多视点的逻辑方法和强烈的表现形式让人们欢欣鼓舞。论文以立体主义对景观设计的影响为出发点,针对武汉东湖滨湖景观之不足,提出新的设计逻辑和设计方法,为东湖滨湖景观创新寻求突破口,从而打造高品位的东湖滨湖景观,提升东湖景观形象。
植物景观作为园林景观中最为核心的元素,对低碳住区的建设起着不可或缺的、意义非凡的作用。本丈从植物景观的低碳效应和低碳措施两个方面来全面探讨:如何通过植物景观规划与设计,同时与其他建筑、规划、能源等手段相配合来实现营造低碳居住区的目的。其中,低碳效应将从其减少碳排放和增加碳汇及其他低碳效应等三个方面来分别讨论;低碳措施则被划分为空间营造和植物配置两大基本类别来详细阐述。
近年来罕见极端天气的不断增多,使人类深陷“碳排放”的困境之中。由于城市是碳排放的主体,低碳城市建设成为应对全球气候和环境变化的重要途径。但“低碳”作为当前我国城市建设中的最热门词汇之一,其本质涵义在现实的喧嚣中显得面目模糊。事实上,关注“碳足迹”排放、切实行动起来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就是真正的“低碳”,低碳城市建设的核心是拥有低碳意识的城市居民。本文在辨析低碳的相关概念的基础上,以上海世博会周边某小
本次汉阳旧城区城市改造主要针对汉阳区东北侧某旧城区为研究对象进行一系列的城市改造,首先介绍了该区域的建筑环境,道路交通设施环境,公共服务设施环境等一些列环境现状,并且根据对基地的自然观察,对基地二维,三维地图及建筑现状的认知与统计,对基地居民生活的观察与问卷访谈等多种研究方法进行调查及分析,然后根据调查结果提出对于改善居民生活质量,营造低碳环保生活环境可进行的一系列的解决方案。
从当下热门的低碳话题说起,从基本原理看,低碳近乎一个伪命题。从这个意义上讨论,低碳语境下的建筑设计,更多地是立足于绿色生态层面的建筑设计,核心意义还是用建筑师的手段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低碳至多只是一个中间环节。
在分析集装箱建筑的特性以及对当前国外利用集装箱在建筑设计中的功能上、形式上、模式上及环保性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探讨,强调了集装箱建筑对我国建筑行业在低碳模式道路上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与参考。
对于建筑设计者而言,在掌握和运用新的技术手段为建筑设计服务的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切不可忽视对于文化、历史的保留和延承,以及对于原生生态环境的保护等建筑原初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