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正散结合剂治疗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来源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药(天然药物)发酵研究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x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扶正散结合剂用于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配合中药的治疗,提高了治疗效果,对肝功能的改善,ALT观察组有效率为81.3%,对照组为62.0%;AST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2.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1.3%,对照组为71.4%.从综合疗效判断,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2.0%,对照组为64%.可以看出,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特别是AST的改善,经统计学处理X2=9.568.P<0.05,两组有显著差异.而AST主要在肝细胞核内,AST的显著改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肝脏损害的恢复情况,说明服用本合剂还是有积极的治疗意义.
其他文献
肠道微生态环境影响着口服中药疗效的发挥,同时,中药在发挥疗效的过程中也影响着肠道微生态,因此在中药现代化研究中要高度重视中药与肠道微生态的关系。
会议
中药材的丰富多样性,是人类疾病防治药物和保健品开发的重要资源。内生菌作为一类特殊的微生物资源存在,数量庞大,与其它生物生态关系密切。利用内生菌对中药进行发酵,内生菌所含的各种酶或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可以分解转化形成新的成分,为中药的发展开辟了新的空间。本文就内生菌的概念及其药效成分、在中药发酵中的应用及前景展开综述,旨在为中药内生菌发酵提供正确的理论指导,使中药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会议
目的 选用人参和药食两用的真菌巴西菇、香菇、金针菇为原料,采用益生菌发酵技术制备具有防癌、抗癌作用的人参三菇饮.通过益生菌发酵技术提高产品的生理活性.方法 选用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发酵人参、复合药食两用真菌提取液,通过体外抑肿瘤、体内抑肿瘤实验观察发酵前后的功效变化,同时通过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Q-TOF)分析测试人参三菇饮与未发酵提取物人参皂苷成分的变化.结果 实验样品对
会议
发酵是中药炮制的常用方法,对经发酵炮制而成的神曲、红曲、淡豆豉等中药进行了本草考证,论述了其名称由来、制作方法、功效等。探讨了发酵炮制中药的作用机理和影响发酵炮制质量的因素,并展望了中药发酵炮制的发展趋势。
会议
研究目的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肠道菌群变化与HIV-1感染者细菌易位增加和全身性炎症反应密切相关.HIV-1感染后肠道黏膜免疫稳态被打破,肠道黏膜免疫屏障功能的紊乱可引起肠道内细菌产物如内毒素、肽聚糖、细菌DNA易位,造成持续的慢性炎症反应.肠道菌群是肠道黏膜免疫屏障功能完整性的重要组成部分,肠道菌群紊乱可能是HIV-1感染者持续免疫激活的影响因素之一.研究发现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ART)可
扶正散结合剂按人体用量的20、10和5倍剂量口服给药, 在小鼠移植性肿瘤S 180、H22和L 1210进行了抗肿瘤试验.结果 表明,本药对S 180小鼠有明显的抑瘤作用,大剂量组的三次的抑瘤率分别为48.8% 59.7%和65.7%;中剂量组的三次抑瘤率分别为44.2%、33.3%和48.0%;小剂量组的作用较弱,三次抑瘤率分别为29.2%、31.0%和26.0%.对H22小鼠也呈现有效的抑瘤作
扶正散结合剂与化疗药氟尿嘧啶(5-Fu)或放疗(钴-60)联合,对H22和S 180荷瘤小鼠的抗肿瘤作用均显示增效作用。但与化疗药CTX联合用药未见增效作用。
目的 研究表明肠道菌群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可导致患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CDAD)的风险增加;然而,目前CDAD患儿肠道菌群的变化与其不同毒素型艰难梭菌菌株感染之间的关系却了解甚少。方法 本研究收集37例CDAD患儿的粪便(包括14例CDAD A+B+,23例CDAD A-B+)和43例正常儿童的粪便,采用454焦磷酸测序技术针对16S rRNA基因高变区V1-V3区进行测序,分析粪便微生物群落菌群多样
经抗癌化疗药环磷酰胺(CTX)或放射治疗(CO-60)处理的小鼠均可造成造血功能的损伤和血液生化指标ALT和BUN的降低,给予扶正散结合剂的动物,发现药物对上述各项指标均具有调整作用,表明本药对化疗和放疗损伤具减毒作用。
大鼠给予分别相当人体用量10、30、60倍的扶正散结合剂灌胃,1.5ml/100g体重,每日1次,连续60天,观察动物体重、食量、血常规、脏器系数、生化学指标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发现,上述剂量的扶正散结合剂对大鼠未表现明显的长期毒性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