萘啶酸耐药的福氏志贺菌喹诺酮耐药机制研究

来源 :2012北京检验医学年会暨中青年检验医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shili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萘啶酸耐药的福氏志贺菌喹诺酮类耐药基因qnrA、qnrB、qnrS、qepA、aac(6)-Ib-cr的分布状况.方法:收集本院2002~2007年腹泻患者大便标本分离出的727株福氏志贺菌,用纸片扩散法筛选出78株萘啶酸耐药的野生株,然后测定13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PCR方法检测菌株的qnrA、qnrB、qrnrS、qepA、aac(6)-Ib-cr的耐药基因.结果:727株福氏志贺菌中,对萘啶酸耐药的福氏志贺菌阳性78株,占10.73%.男性52例,女性26例,男女比为2∶1,年龄分布老年组偏低.萘啶酸耐药的福氏志贺菌呈上升趋势,以F2a最为常见占47.43%,其次为F4、F2b.PCR扩增后检测出携带qnrB3株均为qnrB6型.qnrS6株为qnrS1型.aac(6)—Ib-cr.共检测出4株,qnrA、qepA未检出.其中3株同时携带qnrB、aac(6)-Ib-cr.结论:质粒介导喹诺酮类耐药性在福氏志贺菌临床分离株中存在,应加强对萘啶酸耐药的福氏志贺菌耐药性,耐药基因携带情况的监测.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甲状腺的基础代谢率、甲状腺摄取碘的功能、自身免疫功能,进行了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试验,分析了降钙素和形态学检查等问题。
本文探讨了甲状腺癌的超声诊断技术、提出典型声像图表现主要有颈部转移性淋巴结、静脉内癌栓、侵犯甲状腺被膜、颈前肌肉或颈内静脉壁、蟹足样改变、微小钙化、实性不均质低回声、边界模糊、形态不规则、不规则晕环、癌肿后方回声衰减、CDFI等。提出了超声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价值和注意事项。
目的:通过大量标本的检测并与人工显微镜检查对比分析,建立Cobised尿沉渣分析仪与Urisys2400尿液分析仪联合自动化检测合理的尿液镜检筛选规则,提示工作人员用显微镜镜检进行形态学确认,最终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保证结果的准确性.方法:①两位检验师显微镜检查技术评价:两位检验师对240份尿液标本进行双盲法检测,评价两者检查一致性.②尿常规检测:每日随机抽取40例观察对象的尿液标本,充分混匀分
目的:通过对8个免疫透射比浊法和1个免疫散射比浊法尿液内白蛋白(U-Alb)检测系统的精密度、线性区间、准确度和检测结果一致性调查,了解现行分析方法的质量.方法:参考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 EP15-A2文件,验证检测系统的精密度;参考CLSI EP14-A2文件,评估生理盐水稀释的ERM-DA 470和尿液的基质效应;参考EP6-A文件,验证检测系统的线性区间;以精准稀释的欧洲参考
在腹水中见到这种具有肿瘤细胞特征的细胞,首先查阅了临床病历,病历中有2009-2月AML-M2绿色瘤髓外复发及2010-1月白血病全身侵犯的信息,同时查阅了三本血液细胞学图谱,刘志洁等主编的两本图谱中都未见描述在王风计主编的血液细胞学图谱中有描述,并称为绿色瘤细胞,随即以绿色瘤细胞报告临床。因绿色瘤临床极少见,回顾性总结该病例,仔细查阅有关书籍,文中描述绿色瘤与原粒细胞瘤在本质上无差别,仅在肿瘤组
目的:评估采用5色6种单克隆抗体组合试剂(Cyto Diff)的流式细胞术对外周血白细胞分类计数的复检效率.方法:用5色流式细胞术检测56例表观健康人样本,以验证其参考范围.以人工镜检分类计数作为参考方法,同时用Beckman Coulter LH75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Cytodiff流式细胞术分别对622例血常规样本进行外周血白细胞分类计数.统计分析两种方法之间以及两种方法与人工镜检法之间分
目的:理学体外预测庆大霉素联合枸橼酸盐封管预防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2年7月间北京协和医院内科重症监护病房(9种)和心脏监护病房(1种)分离的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常见病原菌10种,利用扩散法研究庆大霉素、枸橼酸盐及联合后对待测菌株的抑制效果.结果:枸橼酸盐单独作用时可存在一定抑菌活性, 10%浓度时,其开始有抑菌作用,主要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血葡萄
Objectives: To analyze the antimierobial susceptibilities of Gram-negative bacilli (GNB) isolated from intra-abdominal infections (IAIs) an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s (UTIs) in 2010 from the Study for
目的:早期发现病原,了解重症监护病房病原菌分布及环境污染情况,为医院感染防控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2010年12月至2011年10月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和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进行主动筛查和环境监测,目标病原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结果:RICU和SICU4种病原菌分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RICU:X2-=45.63
目的:对本院近年临床出现的hVISA进行检测,并对其分子特征进行研究.方法:收集本院2008~2010年临床标本中出现的MRSA菌株180株,采用BHIV4、BHIV6、BHIT5及MET法筛选hVISA,并以PAP-AUC法作为金标准确证hVISA菌株;采用多重PCR方法对确证的hVISA菌株进行SCCmec、agr分型及pvl毒性基因检测.结果:在180株MRSA菌株中共检出hVISA15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