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筋理论的角度论治落枕

来源 :2016年四川省针灸学会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loft9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落枕的发生多是由于睡姿不当或风寒之邪侵袭项背部,而致筋脉失和,气血运行不畅,出现颈项部肌肉痉挛、强直、酸胀、疼痛、活动受限等表现,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而落枕属于中医伤筋范畴,从经筋的角度,调气活血,疏筋通络,将针刺、理筋与患者的主动活动相结合,从而达到"骨正,筋柔,经络通,脏腑调"的目的,来治疗落枕.中医的经筋理论包括了现代西医学的肌肉、筋膜、韧带组织和神经。本文从经筋的角度,先理筋,再针刺,正如《医宗金鉴·正骨新法要旨》所云:“按其经络,以通癖闭之气;摩其塞聚,以散痪结之肿,其患可愈也”,在临床治疗落枕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其他文献
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是颈椎病的常见类型,是由于颈椎及其附属结构退行性改变,刺激、压迫椎动脉或支配颈椎动脉的交感神经,引起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循环障碍和颅内供血不足为主要病理改变,临床表现以眩晕为主,可伴有头昏、头痛、失眠、耳鸣、视物不清、恶心、呕吐、颈肩或枕颈部疼痛、甚至猝倒等一系列症状.中医治疗该病具有确切疗效,包括中药内服与外敷、推拿、针灸等.本研究通过收集现代文献资料中治疗椎动脉型颈
鉴于董老治疗"不寐"在临床有明显的特色,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故对临床侍诊时收集的"不寐"病案共813例,对这些病案组方规律进行分析和总结.数据挖掘在中医药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采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录入董老临床病案中治疗不寐的方剂,分析得到治疗不寐方剂的药物使用频次,总结出治疗不寐常用药物有甘草、白芍、半夏、当归、黄芩、茯苓、麦冬、柴胡、川芎、太子参、生地、香附、炒酸枣仁、枳壳、远志、知母
侯玉芬教授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闭塞性动脉硬化症多与气虚血瘀、痰浊凝滞等有关。气虚则运血无力,血行不畅,瘀血阻塞脉道,肢体失于营血濡养和卫阳温煦,故肢体出现怕冷发凉,麻木不适,间歇性跛行等,因而治疗多以益气活血,化瘀通络法为主,取得满意临床效果。侯玉芬教授遵从《内经》“脾主四肢”“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的思想,治疗闭塞性动脉硬化症强调从“脾”论治,“疏其血气,令其条达,而致和平”原则。处方围绕黄
当前,人们对于中药的毒、副作用的认识存在两种不同的观念.一部分人认为中药为纯天然药物,药性平和,无毒、副作用,有病治病,无病健身.还用一部分人认为中药毒、副作用大,不能使用.这两种观点是比较极端的.因此临床上应该正确认识及避免中药的毒、副作用与不良反应的发生,要正确、公正的对待中药的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正确的意思是要承认中药是有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的。这样临床医师及患者要保持高度警惕而防范。公正
江西素有"杏林之苑"美誉,历代名医辈出.古有陈自明、危亦林、龚延贤、黄宫绣等闻名于世的"旴江医学"群体,近有中医大家江公铁、伤寒专家姚荷生、倡寒温统一的万友生、著《脾胃论》的张海峰、世代名医姚奇蔚、医史名家杨卓寅、经方大家陈瑞春、国医大师洪广祥等中医名家,今有国家级名医杨扶国、皮持衡、伍炳彩、何晓晖以及享誉国内外的"热敏灸"创新团队领军人物陈日新教授,无不说明江西有着深厚的中医药文化底蕴,中医学术
中医药的继承、发展和创新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是中医药界当前的首要任务.名中医是中医学科和学术的带头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需要"薪火传承".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做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的指示精神,认真做好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的继承与创新工作,发扬中医特色,促进中医人才与学科建设的不断发展壮大,武清中医院于2008年10月成立了名中医工作室,经过近8年的建设,积累了部分经验,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
脾胃内伤产生的病理影响可以归为两点,一、元气受损,二、升降失常。上述病理影响反过来加重脾胃内伤程度,形成恶性循环,机体机能不能正常运行,产生病理产物,气滞血瘀,痰饮水湿不化,阴火亢旺。因而内伤疾病治疗时应注意到脾胃内伤的根本原因,同时注重元气充养、升降调节,去除病理产物阻滞。关于李东垣阴火理论争议比较多,因为所涵盖的证候繁多复杂,有学者认为阴火是一系列内伤火热证不同阶段的总称,可以在气血津液、五脏
信息化时代,也有说是大数据的时代,如何开展名医学术传承研究需要专业队伍,也需要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借助其他学科的优势成果推进中医界的研究。当前运用计算机信息挖掘技术在名医医案中的研究比较多,“数据挖掘又称数据库知识发现,是从海量数据中揭示出隐含的、先前未知的并有潜在价值的信息的非平凡过程。近年来,数据挖掘在中医药研究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特别是在名老中医经验传承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数据挖掘用来分析
从"五体痹"理论对颈椎病辨证分型,按"邪之所处"分为皮痹、肉痹、筋痹、骨痹、脉痹5种类型,并提出"皮痹宜宣散皮络以通经"、"肉痹宜疏通肌肉以止痛"、"筋痹宜松解经筋以解痉"、"骨痹宜正骨整脊以复位"和"脉痹宜流利血脉以止晕"的治疗原则,试使中医对颈椎病的发病、诊断及治疗的认识与西医相统一,指导临床处方用药,发挥中医治疗颈椎病的优势.
中医学是一门经验医学,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智慧的结晶.传承是中医学术思想得以流传的关键,贯穿于中医学的发展过程.名医经验传承研究对于加强中医人才队伍建设、推动中医学术创新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院于2012年11月经郑州市科技局批准成立"郑州市名医学术思想传承工作室",2013年12月18日,被河南省科学技术厅批准并挂牌"河南省名中医学术思想传承院士工作站".以建立院士工作站为载体,本院加强对名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