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汉语新诗格律困境的语言学基础

来源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四次青年学者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yulong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针对汉语新诗的格律建构问题进行了探讨,从语言学的基础:语言思维的演化,韵律格式等方面展开了讨论。
其他文献
韩少功1985年发表的《爸爸爸》是其在“寻根文学”理论实践上的一个杰出的成果。在《爸爸爸》例,作者对古怪愚昧的文化劣根加以批判的同时,对丙崽、他娘以及其他非英雄人物偶尔闪出的人性等进行了描写,体现了他渴望救国的危机意识,基于探索阻拦中国人从骨子里变化的原因,看重和期待“寻根文学”剖出自己民族的病根。
通过对范小青小说作品的总结,指出范小青近期小说的特征是从日常生活里的大的、小的事件起笔,描写主人公的求索的过程,以及为解决问题而进行地不懈努力,以此表现现代的人间模样。
本文从审美的角度出发,从铁凝三个阶段的代表作品入手,对其审美特征进行分析,揭示其创作追求、作家身份与成长、内在心境变化,以及意识形态话语等方面的变化。
在当代散文里,反讽方式的运用大体可分为三类:用事实说话,通过隐含的对比,引出反讽意味;通过想象与归谬呈现反讽;直接夸大否定的含义,由于语境的缘故,却充分显示了肯定的内涵。文章通过对众多世纪末散文的分析,总结出了散文中反讽的总体特征。同时指出,反讽是建筑在智慧与洒脱之上的艺术表现形式,唯有精神的解放与自由、人生经历的磨砺及洗练才能孕育智慧与洒脱,是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文章从北美中国当代文学英译的读者类型以及制作、翻译、传播中国当代文学的出版社两方面,探讨了六十年来中国当代文学在北美的接受情况。
在陈水扁执政的2000年至2007年,两岸文学关系紧张,发生了一系列互动与冲突事件,其原因异常复杂,并非都由“台独”路线所引起,但与台湾文学的所谓主体性、独立性有关。文章主要从余光中在大陆“向历史自首”事件、两岸关于张爱玲著作权的争夺战、李敖开骂大陆文坛和鲁迅三个事件,对新世纪两岸文学关系进行了论述。
本研究的目的是要分析在所谓的大熔炉——美国,被西方人共同体视为“他者”的中国人,在文化方面究竟以什么来规定自己的华人特质,进而寻找被认为所谓中国人身份认同的文化因素的排他性。其方法就是以在美华人历史最长而著称的旧金山这一空间成长的华人文学作品中,寻找中国人把自己“他者化”的意识轨迹。即,要刻画出在混种和边境为代表的后殖民书写构思中,把西方人规定为鬼,而以自有的中国人特质把自己“他者化”的现实。
通过对《文心雕龙》资料中心的建设情况进行的介绍,对资料的整理和分类进行了探讨,指出在图书馆收藏中使用中图法对资料进行整理和归类的不足之处,同时提出了改进意见,为《文心雕龙》学典籍的保存和管理提供更好的办法,这对《文心雕龙》的推广和普及也是有积极意义的事。
文论体系实质上是一个问题体系,它之所以成为体系乃是因为确立了一些基本问题。当代文论体系,以较早一批权威文学理论教材和专著为代表,是由本质论、创作论、作品论、批评鉴赏论和发展论等五大基本问题构成,它们又各自包括许多具体的分支问题。关于这些问题的回答则未必一致,而且可能随因时而变,所以不是体系构成的确定要素。从《文心雕龙》入手考察文学本质观念和问题体系的发展是一种必要的思路,一是可以将中国古代文论体系
《文心雕龙》的解读史,其实就是青春版不断被创生的历史。本文依次在青春徘徊、为文用心和雕龙有术三个层面重新解读刘勰及其文论,激活《文心雕龙》的当代之用。青年刘勰内化外来佛学建构本土文论体系,归本、体要以救治风末气衰之时弊。《文心雕龙》用骈体论文,用比兴释名,用秀句宏义,美文与青春共在,理思与诗性同体。《文心雕龙》之青春版,以其旺盛的生命力和鲜活的话语方式,必将给当代中国文论带来“泰山遍雨,河润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