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多发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痰培养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来源 :第五届全国创伤外科学术研讨会暨汶川地震伤员救治经验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disonck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严重多发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痰培养病原菌的分布、变迁及耐药。 方法:对我院创伤外科ICU病房2005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210例多发伤气管切开术后的患者进行痰培养,分析病原菌的分布、变迁以及细菌耐药状况。 结果:93例患者痰培养阳性,感染率达44.3%;培养出病原菌122株,细菌114株,真菌8株;混合感染17例,混合感染率达18.3%。病原菌以鲍曼氏不动杆菌(33.6%)、金黄色葡萄球菌(22.1%)和铜绿假单胞菌(18.3%)为主。鲍曼氏不动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在逐年上升。革兰氏阴性杆菌主要对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美洛培南敏感,革兰氏阳性球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敏感。 结论:严重多发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易发生肺部感染,痰培养的病原菌主要为革兰氏阴性杆菌,但革兰氏阳性球菌的检出率在逐年上升。检出病原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耐药率上升,且部分呈多重耐药。
其他文献
本研究于2005年3月对该部机关干部进行了年度体格检查,结果如下:肥胖是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本调查显示肥胖发生率在25%以上,脂肪肝
会议
目的:分析严重多发伤患者感染标本病原菌的分布和变迁,及细菌耐药的发展趋势。  方法2004年1月-2006年12月我院收治的严重多发伤患者分离所得432株细菌,分析了细菌的种类分布
会议
多发伤因存在伤情危重、复杂,需多学科协作急诊处理等,救治中常有延误处理、漏诊、并发症发生率高、死亡率高等情况发生,一直是外科临床工作中的重大挑战之一.速度是多发伤救治的灵魂,"黄金时间"的概念要求缩短创伤到确定性手术的时间.笔者就如何提高多发伤救治的速度及有效性简述如下。
多发伤指在单一致伤因素打击下,机体同时或相继发生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解剖部位的损伤。是对全身状态影响较大,病理生理变化急剧且危及生命的一种损伤。伤员多因严重休克、大出血
严重多处创伤为急诊科常见疾病,多处创伤是指单一致伤因素造成的2个或2个以上部位的损伤,其伤情复杂,病势凶险,并发症多,病死率高,急诊治疗护理较为棘手。本文通过一些病例,介绍了急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在多发伤早期救治中的作用。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7年10月间救治的284例多发伤,男性232例,女性52例;平均年龄34.5岁;交通事故伤194例,刀刺伤50
会议
目的:探讨肝撞击伤后气腹状态下小肠血流量的变化及小肠黏膜组织病理学变化。 方法:建立肝撞击伤动物模型,按从股动脉抽血量的不同(6、12-mL/kg)以及气腹压力的不同(5、10
会议
目的:观察严重多发伤患者外周血CD4’CD25high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及意义。 方法:40例严重多发伤患者于伤后1、3、5、8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患者外周血CD4+CD25high调节性
会议
本文通过对1993.3-2008.2重症失血性休克患者326例病例分析,提出伤后及时合理输液、输血,确切手术止血,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目的:建立非肝素化大鼠创伤失血性休克动物模型,使用平衡盐液进行液体复苏,活体观察肠系膜毛细血管后微静脉的血流和多形核白细胞的附壁情况,同时观察创伤失血性休克后不同的性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