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性、公共理性与公共价值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8583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人的本质所决定,在人的实际生活中,并不存在公共性的有无问题,存在的只是公共性的多少和实现方式问题。考察公共性的原始发生有两个基本的路径:系统论的奠基:生成论的奠基。前者讨论的是公共性何以可能的问题,亦即根据问题;后者研究的是公共性如何可能的问题,亦即环境与条件问题。在系统论奠基的视野内,公共性的需要奠基于人的片面性和非自足性之上;在生成论奠基的框架内,公共性表现为通过交换、交往,简言之通过合作所产生的“合作剩余”。“合作剩余”是公共性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人的丰富性、全面性和多样性的重要表现。人类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创造公共性和实现公共性的过程,实质上,公共性的生成论奠基乃是系统论奠基的历史展开形式,这种历史展开主要有机械和有机两种方式;而就公共性的表现形态看,有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文化精神形态三种形式,无论以何种形态出现,公共性的内容便是公共价值,而生成公共价值必须公开且充分运用公共理性。在市场社会,三种形态的公共性具有逻辑上的一致性。在世界历史交往不断普遍化和深化的背景下,公共性、公共理性与公共价值问题已经成为哲学、政治哲学和伦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其他文献
近年来,伴随文化问题的深入研究,民族精神成为关注的一大重点。尤其是国际间的文化对话,使各种思想文化主张和多种研究成果得以充分的展示和交流,从而形成新的碰撞,产生新的思想火花,丰富和发展了民族精神研究。但是,一些思潮的兴起,又给民族精神研究带来不少新的问题和挑战。理论讨论中的种种困惑与争论,常常与一些思潮所提出的主张和所引发的问题有关。因此,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除了需要加强基本理论研究之外,特别需
儒家的王道论,体现了一种“道义至上”的精神。孔孟区分“王”、“霸”,既强调二者在内在价值原则层面上的根本区别;亦特别注重二者在惠及社会及其功业成就层面所存在的意义相关性和重叠性。儒家强调,作为伦理共同体的最高原则,必须是“仁义”或道义,而绝不能是“利”。唯以道义为终极目的和最高原则,功利事功乃能被点化、升华而真正作为“人”的价值被实现出来,从而构成为这“王道”的本真内涵和内在要素。儒家的王道论可以
合理的社会价值理性信念的确立和自觉践履,是每一个民族的文化走向成熟和圆融的标志。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的社会变革实践,是中华民族以自己的方式,反思“现代性文明”的多重弊端,自主地探寻、创制并努力实践“中国价值”,追求并重塑民族文化之新精神信仰与价值(理性)特质的艰难曲折的过程。此一追求和践行过程所着力呈现的,是该文化自身新形态自主创生和演进历程中,民族整体性人格境界之自为获得和攀升方式。在更深层的
元代以来以后,道教易老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易老学是以《周易》卦爻变异的节序性、规律性的思想结合《老子》天道自然的道体观共同对世界和事物作出说明的理论体系。因为《老子》重言天道之自然,而《周易》重言天道之有序;《老子》哲学特质在于“明体”,《周易》哲学重“有序”和“可操作性”,强在“达用”,《老》与《易》互补,可以为确立道的形上性、遍在性与个体性、有序性的合理统一提供好的理论形式。元代高道李道纯统
王安石博闻广览,尤爱《老子》,晁公武在《郡斋读书志中》曾说“介甫平生最喜老子,故解释最所致意”,司马光也说“介甫于诸书无不观,而特好孟子与老子之言”,其所注《老子》,对王雾、陆佃、吕惠卿等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亦一代宗匠也”。可惜王注《老子》仅前十一章原注尚存,其后注文已散佚,今人容肇祖、蒙文通、严灵峰先生纂辑散见材料加以整理,务使王注得以再传。今仅就辑佚的材料和王氏与《老子》的相关材料,从为学与
在最一般的意义上谈论哲学与宗教。在这个意义上,哲学与宗教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共同之处,那就是对待此世的否定态度。如何理解这个共性,即对此世的否定态度?认为,可以把哲学与宗教的这个共性称之为人的精神追求。如果没有精神追求,人们就会满足于此世。然而,人的天性是有精神追求的,因为他们不能满足于此世,此世不能令他们满意。哲学和宗教恰好能够满足人的精神追求。可以说,到目前为止,在西方意义上的哲学与宗教的使命就是
虚拟生存作为一种崭新的生存方式在当代的出现,不仅使虚拟认同成为走进人们的生活,成为当代人所直面的新的认同观念,而且也很容易地对人们已有的认同造成瓦解并引发生存认同的多重困惑。从哲学上揭示虚拟认同深刻意蕴及其当代变化,是需要人们认真思考和正确对待的事关当代人生存质量的一个重要课题。  应该看到,人的虚拟认同存在的问题在目前是无法彻底地去解决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是一种“无言的结局”。虽然人们在自己的生
随着中国现代化实践的不断深入发展,经济全球化在极大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中国民众的精神维度却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以伦理性和政治性为代表的中国文化和以经济性和现代性为代表的西方文化相互碰撞,以及消费文化在中国的滥觞,造成了人们价值衡量尺度的模糊;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超前与政治体制改革的相对滞后,使得西方传入的个人主义未能与中国传统的集体主义精神很好地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中本来就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开始进入一个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为主线的社会转型时期,社会价值观也相应地呈现出从传统向现代转型、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总体特征。当今中国正经历着从封闭社会变为开放社会,从政治社会变为商业社会,从阶级斗争转变为经济建设,从一穷二白变为小康的巨变,然而,在所有这一切变化之中,价值观的变迁才是主宰,它从人们心灵深处决定和影响着人们的目标追求、进取方向与好恶趋向,决定着历史与
行政价值观主要体现为行政主体的主观倾向,体系性的政策文本是行政价值观演变逻辑的写照。以战略高度的五年计划(规划)文本为视角,解读行政价值观的阶段规律自然具有合理性。以此种方法为进路,明确以领导人更迭和重大历史事件划分行政价值观演变阶段的学理现状与优劣,以历次五年计划(规划)为载体,结合主要计划(规划)内容,创新性地提出五阶段划分法——社会主义改造与基本建设时期的行政价值观、“文革”时期的行政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