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域”视角下的教师专业发展

来源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sui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域"视角下的教师专业发展多为专家学者引领,以知识技能传授为主存在忽视教师内在精神世界成长的现象,教师的发展是不全面的片面的。教师专业发展本应是为了"人"的发展,服务于"人"的发展,教师的意愿、教师的行动是推动这项事业进步的动力。
其他文献
教学研究型大学是研究型大学与教学型大学之间的中间层次,其根据自身特性与条件开展社会服务,并形成独特的、服务社会的模式。教学研究型大学在人才服务上提供高水平复合型的人才;在科技创新上开展以应用为主、基础为辅的科学研究;在决策咨询服务上是作为区域性的智库;在资源共享上提供科研资源与基础设施共享;在文化引领上进行区域历史与文化资源的传承与创造。
会议
省级系统层面职称评定政策对院校个体的教师职称制度具有直接影响力。本文选取全国各高职系统最新政策文本,围绕高职个性特色、教学与科研、理论与实践等指标及评价模式与权力关系,分析高职教师职称评价标准的特点与问题。研究表明:评价标准中高职职业性特色突显,但部分指标与本科趋同;任职条件差异较大,缺乏相对统一的职务标准;院校个体的职称评审自主权正不断扩大,但这也会造成教师队伍的分化。建议制订国家高职教师职务标
会议
2016年是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出版100周年.自1917年中国杂志首次引介此书,至今此书已有《平民主义与教育》、《民本主义与教育》、《民主主义与教育》和《民主与教育》等八个中文译本.1919至1921年,杜威来华讲学,大力宣讲他的民主思想和教育思想,促进了此书在中国的传播.1920年代,缪凤林从文化保守主义角度批评此书;1930年代,梁漱溟从生命哲学角度肯定此书;1980年代,滕大春在新时期
弗莱雷被誉为20世纪后半期世界上最重要的教育家,是继赫尔巴特、杜威之后的教育理论"第三次革命"的开创者和实施者。我国教育学界对弗莱雷教育思想的了解基本上以其代表作《被压迫者教育学》为限。事实上,弗莱雷的教育思想相当复杂,其复杂的教育思想也有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本文试图从弗莱雷纷繁复杂的教育思想中理出一个脉络,从解放教育思想发展的历程来划分和解读他的教育思想。大体上说,弗莱雷的解放教育思想经历
威廉·哈里斯是19世纪美国著名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代表了美国"镀金时代的教育精神,哈里斯领导下的公立学校开创性实践初步奠定了现代美国公共教育系统的基础。哈里斯在美国哲学史上地位也颇高,他是黑格尔学派在美国的继承人。哈里斯的黑格尔主义哲学思想在哲学研究领域备受关注,同时也是其教育理论和实践活动的思想核心。
严修被教育学界誉为"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先驱"。作为教育家他虽然在近代教育史的很多重大事件如废科举、兴新学、颁布教育宗旨、制定教育章程,创建南开系列学校中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他却始终没有"太风光过,长期被埋没,默默地站在历史的幕后"。
会议
杜亚泉从1901年开始编辑国文、自然科学、哲学等多学科教科书,是二十世纪中国教科书史上编辑教科书种类与数目最多的人。他认为教科书编辑宗旨是为国家谋文化上之建设,责任在将世界之学消化为我国之学。教科书取材注重实用,选择条件有人生、科学、生态三方面,总以毕业后可供实际应用的为主。教科书编排注重前后次序和教授事项,小学逐课提示、随时联络,中学不可不为系统的叙述。教科书问题设计的功能、内容、形式等都要引导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蒙台梭利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逐步在中国发展和普及,越来越多的幼教机构引进了蒙氏教育,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接受了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的理念和教育方法的培训,许多从事幼儿教育的工作者致力于实现蒙台梭利教育的本土研究。然而,在现实的教育实践中,广大的一线幼儿教师是否真正理解自身在蒙氏教育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是否在其中有效地发挥了蒙氏教师的作用呢?本文,笔者首先论述了蒙台梭利的教师观。
本文从讨论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和新儒家梁漱溟的哲学思想入手,对个性的哲学内涵在教育学视角下进行解释。在当前中国社会发展条件下,中国的教育改革既需要充分彰显个体的独特性,同时个体独特性的发展也可以促进个体与他人、社会的良性互动。通过和杜威以及梁漱溟的哲学对话,借鉴杜威对"兴趣"的阐释以及梁漱溟对"自觉"的阐释,本文提出个体的独特性和包容性并不冲突,而是相辅相成,互不可缺的。个性教育不是要鼓励排他性
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至今,"雷锋"书包的接受史大致经历了流行、隐退与复归三个阶段。传统意义上的"雷锋"书包暗含着政治教育学的价值诉求,它表征着特定时代背景下教育与政治、劳动之间的复杂关系。作为学校教育的人才培养规格与标准的"雷锋",是教育与政治关系的唯物辩证法使然。一般来说,教育系统的"三因素说",是教育学者建构理论范畴、生发教育学研究生长点的分析框架,这种封闭的基于结构主义的教育哲学思维,往往派生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