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镜下鼻丘径路额窦开放术40例分析

来源 :2016年广州市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yy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鼻丘径路额窦开放术治疗额窦病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40例(69侧)鼻内镜下鼻丘径路额窦开放术治疗额窦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变性质、术前CT检查及术中所见决定行Draft Ⅰ型或DraftⅡb型额窦开放术.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6~12个月,治愈49侧(71%),有效17侧(24.6%),无效3侧(4.4%),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鼻内镜下鼻丘径路治疗额窦病变是一种术野宽敞、操作容易、安全性高、疗效确切的方法.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广东地区耳聋患儿常见致病基因SLC26A4基因位点突变情况及其相关表型,在分子水平上明确该病的发病机制和诊断基础.方法:采用基因芯片法对59例EVA患儿进行致病基因SLC26A4基因位点进行检测,并行颞骨CT影像学检查.结果:59例SLC26A4基因突变耳聋患者中,21例(35.59%)和38例(64.41%)患者分别具有SLC26A4双等位基因(纯合或复合杂合)和单等位基因突变.其中1
目的 调查广东地区非综合征型耳聋易感基因的突变特征,揭示常见的耳聋基因分子病因构成,为规范标准的聋病筛查、干预及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广东地区507例非综合征型耳聋患者抽取外周静脉全血并提取基因组DNA,应用晶芯(R)九项遗传性耳聋检测试剂盒(微阵列芯片)检测中国人群中常见的4个耳聋基因9个突变位点,包括GJB2(235 del C、176 del 16、299 del AT和35 del G
会议
目的:探讨合并梅尼埃病及BPPV的突发性聋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分析。方法:突聋患者100例,其中突聋合并梅尼埃病患者28例,100例突聋患者中突聋不伴眩晕有69例和突聋伴眩晕有31例,其中突聋伴眩晕中10例伴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全部患者均进行突聋的常规治疗,合并有梅尼埃病的患者行改善内耳微循环、解除迷路积水为主的药物治疗。伴BPPV患者按照BPPV类型进行了相应的手法复位治疗。对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