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新工科”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来源 :第二十九届全国研究生院工科研究生教育工作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xgp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工科”建设是在面对全球范围内新一轮工业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升级之下,基于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国际竞争严峻形势而提出的.“新工科”建设是对实现中国从工程教育大国向工程教育强国转型的探索与呼应.“新工科”建设既包括对传统工程教育的继承与发展,又包括有别于传统工程教育的“创新”.面向“新工科”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应遵循横向“专业知识与实践并重”、纵向“多学科交叉融合+多方协同育人”的基本路径.在横向上,根据工科研究生的不同培养目标制定分类培养方案,兼顾培养侧重于科研创新能力的学术型研究生,以及侧重于技术应用实践能力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在纵向上,则需打破传统学科壁垒,探索建设跨学科跨专业的“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同时注重实践环节,强调科教融合与产学结合,积极推行多方协同育人模式.
其他文献
本文是在“一带一路”新时期中国走向世界的重大战略部署情况下,根据教育部门户网站分析2013-2017年来华留学生数据,在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生源增加的趋势下,从武术的国内传播和海外传播的角度探究武术传播的途径。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健美操项目的演变,健美操校队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以北京语言大学校健美操队现状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健美操队的现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北京语言大学校健美操队由一名老师带领,以常规业余加赛前集训相结合的模式进行训练.队员略有舞蹈基础,多以大一、大二学生为主,常年保持在20人左右.②人员的快速流动与流失,队员成长周期过短,比赛任务多
运用历史分析法、文献资料法对蒋南翔的体育教育观整理归纳并进行分析。结果 认为,蒋南翔的体育教育观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①强调在学校教育中“忽视体育教育是错误的”的教育观,要求学生全面发展,力争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②注重“全面发展学校的体育教育”;③提出了“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口号;④提出“不懂体育就不能当中学校长”的观点。在归纳整理蒋南翔体育教育观的基础上,对当前中国的学校体育教育进
“翻转课堂”作为信息化社会产生的新型教学模式,为我国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在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中将“翻转课堂”和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有助于创建协作融合的学习环境,拉近师生关系,弥补体育教学中课堂练习时间不足、示范动作难以细化分解等问题;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课程学习态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个性,提升学生自学能力、合作能力、探究能力,培养终身体育观念,增强学生身体健康。
本论文初期在我校人文与设计学院体育课上采用问卷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调查,对课外参加体育锻炼的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最后又对全校体育课上学生采用问答方式的调查结果进行汇总,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调查分析。通过数据分析得出,本校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活动量相对不足、锻炼方式、运动场所及锻炼项目等存在比较明显的集中趋势,大部分学生体育锻炼意识薄弱。因学校场地器材缺乏、功课负担过重等外在因素导致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人
一个国家的体育活力和它的经济活力之间有着相当密切的“关联度”。据统计,北京奥运会金牌榜排名前10位的国家全部位列世界银行GDP排名前15名。而登榜的87个国家和地区中,有73个位列世届银行GDP排名前100位。本文利用2003-2016年的统计数据,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模型,量化研究了北京市的经济发展、场馆数量以及体育事业发展的效果之间的关系。结论 显示经济发展是影响北京市运动场馆数量和体育事业发展
本文通过梳理、明晰科学、技术与工程的概念,阐明了三者的实质内涵与相互关系;并依据与之对应的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特点,对比了三者的研究方法.最后,提出了工程研究所应遵循的创新途径.当前我们在国家大力发展“双一流”背景下,研究面向“新工科”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其关键在于结合学科发展规律,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所谓创新型人才核心是创新思维和途径的形成。而创新途径又和学科特点和研究属性非常相关,对
生物医药产业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引擎.生物医学工程是一门综合工程学、生物学和医学等的新兴发展交叉学科,它涉及多个领域,在生命科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总结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教育发展理念,结合华中科技大学深厚的多学科交叉背景和基础,从优质生源机制、质量保障体系等方面对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实践和探索,以培养具备健全的人格、扎实的基础、创新的思维、国际化视野及能
“校地合作、产教融合“这种新兴的培养模式与传统教学培养模式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差异,同时也显现出一系列的问题,尤其是在管理、培养和政府规划、协调、政策这几个方面.
面对新工业革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工科研究生教育的发展需要处理好学科支撑、招生机制、导师制度与培养过程等方面的关键问题.天津大学在对关键问题进行分析思考的基础上,围绕以交叉融合为导向的综合学科布局、以创新能力为导向的教育教学体系、以服务需求为导向的体制机制改革,开展了一系列前瞻性的规划和创新性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