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拉克風災後之堰塞湖監測與土砂變遷分析

来源 :2018森林集水区经营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autyfox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林務局屏東林區管理處轄管之林班地集水區於民國98年莫拉克颱風期間新生大量崩塌地,導致大規模土砂運移及地形變動劇烈,更有數處河道土砂堆積形成堰塞湖.經歷年颱風、豪雨挾帶洪水之沖淤影響及屏東林管處經辦降挖導流後,目前堰塞湖已無蓄水,恢復河道型態.然因屏東林區管理處轄管國有林班地流域仍有大量殘存的土石及崩塌潛勢區;為監控該堰塞湖潛在危險及降低災害發生,屏東林區管理處於民國101年至107年辦理轄區堰塞湖監測等相關計劃.計劃期間建置現地監測系統,透過即時回傳現地雨量、水位及影像資訊,並配合現場調查、地形量測及影像判釋,持續監測原堰塞湖區及該管理處轄管之坡地與河道之地形變遷情形,並得以研判深層崩塌潛勢變化及新生堰塞湖發生可能性.於計劃期間利用測量成果進行地形比對後再估算土方量,得知95年至105年間旗山溪上游堰塞湖生成後民生二溪至民生一溪河段土砂淤積量由1,140.0萬m3,增為1,215.1萬m3,民生一溪至民生橋河段土砂淤積由645.0萬m3增為685.2萬m3,整體河道地形變化呈現兩岸支流侵蝕,主流河道堆積之趨勢.
其他文献
  本试验以山豆根试管组培苗为试验材料,通过在改良WPM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NAA,探索促进山豆根试管苗生根的适宜NAA浓度.结果 表明,在0.9 mg.L-1 NAA的作用下,其组培苗
  目前台灣評估土壤沖蝕量的方法為水土保持技術手冊中所採用之通用土壤流失公式(USLE),為黃俊德(1979)運用自計雨量資料結合美國華盛頓地區之降雨動能公式,進行年降雨沖蝕
  森林經營活動如林政管理、防災救災、森林遊樂、森林撫育、林木採運等,林道設施扮演相關人員通行、物資及林產物運輸之重要角色。其中林木採運作業涉及用到大型機具及卡
  百蕊草是一种广谱抗菌中草药。本文综述了百蕊草的生物学特性及组织培养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对其进一步研究与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
  台灣地區地質鬆散、地形陡峭以及颱風豪雨仍頻,容易引發大規模崩塌與土砂災害。暴雨期間水庫集水區崩塌產生高含砂量且挾帶大量雜物、漂流木與泥砂的洪流進入水庫,將導致水
  六龜試驗林為台灣地區最大的試驗林,為能掌握此一廣大地區的氣候狀況,以供林業經營、物候、水文、育林、生態保育等方面的研究所需,林業試驗所集水區經營組早在1980年起
  臺灣由於降雨豐沛及地形陡峻,土壤沖蝕、土石流、崩塌及地滑等坡地土砂災害頻繁發生。本研究選取全臺不同區域共9個崩塌地進行試驗,透過實地土壤取樣並分析其物理化學性質,
  集水區邊坡常因坡腳受野溪侵蝕淘刷而造成崩塌,加以野溪多屬間歇性河川,流量豐枯懸殊,颱洪豪雨期間河床劇烈變動,洪峰流量對河床之沖刷程度相當可觀;溪流沖刷觸及邊坡坡腳,容易
  近年來運用遙感探測及地球物理技術進行大規模崩塌地的滑動及監測已逐漸成熟。六龜地區編號D105大規模崩塌區位曾於2009年莫拉克颱風時發生面積約208 ha的崩塌並導致土石
  近年來在全球氣候變遷的影響下,災害事件可能擴大為複合型災害,如地震與颱風造成的大規模崩塌,導致滑落土砂達到溪谷對岸形成堰塞湖,一旦堰塞湖潰決,大量洪水伴隨土砂下移,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