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岛沿岸的冲淤灾害评价

来源 :南海资源环境与海疆权益学术研讨会、第十五届海峡两岸地貌学研讨会暨中国第四纪研究会海岸海洋专业委员会、中国地理学会海洋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tleMete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南近海沉积环境大致相同,其物源和沉积特征较为相似;沉积物类型也相对单一,从海岸向外呈现环带状分布,粗粒沉积物沉积在离岛较近的海域,细粒沉积物沉积在离岸较远的深水区域。根据海南岛海域的沉积物输运趋势分析,海南岛的西部近岸海域主要是离岸输送,除莪蔓湾之外,具有一定潜在的侵蚀风险;在莺歌咀至八所港区域,沿岸输送特征明显。琼南海域,莺歌咀至南山除望楼港近海表现为侵蚀外,其余海域近海和远海都表现为向岸输送,处于淤积状态;在三亚湾,近海表现为离岸输送,远海表现为向岸输送;鹿回头至亚龙湾西端,海域沉积物都表现为向岸输送;亚龙湾内沉积物表现为沿岸和离岸输运,在亚龙湾外海,主要为向岸输送,方向指向东北,即亚龙湾西端西洲、锦母角等地方,形成一个汇聚中心。在琼东海域,在小海沙坝南端至陵水的新村港,主要表现为外海向岸输运,近岸沿岸输运,其中在港门岭至新村港之间在陵水河口处形成一个汇聚中心;在港门岭以北至小海澙湖沙坝南端之间,在太阳河口附近形成一个汇聚中心;在小海澙湖沙坝外侧海域主要表现沿岸输送,方向由北向南。
其他文献
利用Delft3D模型研究珠江入海水沙通量变化对于最大浑浊带浓度以及分布位置的影响,并探究最大浑浊带的影响因素.模型由潮汐、河流流量驱动.模型的水位、流速、盐度和悬浮沉积物浓度和实测结果进行对比验证通过后,说明模型的结果是可信的.敏感性分析实验用以研究盐水锋和最大浑浊带对于流量和边界悬浮沉积物浓度变化的响应.在减少高要站流量后,伶仃洋内盐水锋明显向上游推进,而盐水锋对于石角和博罗站的流量变化响应不
本文分别从人文经济方面对广西、南宁、桂林以及北海进行了考察,介绍了其地理位置、资源概况以及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总结。
北海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下辖的一个地级市,地处广西南端,北部湾东北岸.通过对该地区银滩、红树林以及红树林湿地进行了简单介绍。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当前人类面临的诸多环境与发展问题最终汇聚在海洋空间。扼要回顾了中国海洋地理研究的历史和现状,中国海洋地理研究起步较早,也是国际地理联合会海洋地理委员会的发起单位之一。中国在1979年出版了《中国自然地理·海洋地理》卷,并在1987年在南京大学发起成立了中国地理学会海洋地理专业委员会,在海洋地理专业委员会成员单位的努力下,由南京大学王颖教授主编了《中国海洋地理》专著,1996年
我国对南海拥有不可争辩的主权,但从20世纪70年以来东南亚国家纷纷抢占我国南海岛屿,其中菲律宾是东南亚国家中最早对南海提出"主权"要求的,也是除越南之外侵占我国岛屿数量最多的国家。中菲南海争端与其他南海争端相比既具共性,也有特性。通过对中菲南海争端的由来与演变、原因等多方面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菲律宾对南海的侵占可分为三个阶段:上个世纪70年代之前的民间"权利"主张行为、70年代到90年代的政府
会议
中山大学自2004年起投入160万在珠海校区筹划、设计并建设"中山大学华南滨海水循环综合试验基地"。该试验基地依山傍水靠海,具有如下特点:1、上游完全封闭的小流域与中间部位的校区便于人类活动(如快速城市化)与自然背景下生态与环境物质过程的对比研究;2、与海相接的地理位置便于开展海陆交错带水与物质迁移过程以及海岸带工程建设影响的研究。研究成果可服务于珠江三角洲以及华南沿海华南地区高强度人类活动作用下
会议
高雄市壽山西側,由中山大學至桃源里柴山舊部落之間地區,是目前地滑發生最為廣泛且頻仍的地區,局部地點的最高移動速率可超過每年10公分。然而,經研究發現,這個地區整體極可能同屬於更新世末次冰期晚期低海水位時期的一個大規模滑動塊體,目前有一大部分的滑動塊體已經沒於海水面之下。主要證據包括劇埸型的主崩崖,以上坡凹、下坡凸為主的坡型和崎嶇不平的地表地形,坡面散布的都是崩積物和石灰岩崩積碎屑再膠結形成的巨型岩
Catchment-scale analyses of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bility in landscape connectivity are critical considerations in appraisals of landscape evolution and disaster mitigation in tectonically active m
本研究主要探討颱風前後河道變遷的特色。研究區以台灣高雄的高屏溪為例,探討莫拉克颱風對河道的沖淤的影響。研究方法主要是以航測的方式,建立研究區的3D模型,探討高屏溪河道中游在颱風前後的變遷。同時探討崩塌地對河道的沖蝕與淤積的影響。前者主要希望瞭解颱風帶來的泥沙如何堆積於河道上。河道的特性,如何影響河床的變遷。
会议
文章阐述了海岛生态红线的内涵,分析了海岛生态系统特征以及主要环境问题,重点对海岛生态红线的识别以及划分进行了论述,并针对海洋保护区、海岛潮间带湿地、周边海域重要渔场、海岛滨海旅游区、海岛水源地、海岛砂质岸线6种生态红线区提出了管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