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烯利和充氧处理对水稻Na+吸收的影响

来源 :第五次全国植物分子育种代表大会暨学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adingar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添加乙烯利和充氧的方式对稻苗进行预处理,进而获得根形态特征相异的水稻植株,然后观测和评价这些植株在盐胁迫条件下的Na+吸收能力。研究结果表明,0.2μmol/L乙烯利、2.0 μmol/L乙烯利和充氧处理均能极显著降低水稻植株体内的Na+含量。0.2μmol/L乙烯利对Na+含量的抑制作用归功于低浓度乙烯利能极显著地促进水稻植株地上部生物量的增长。低浓度乙烯利对水稻根形态特征的作用很小,因而其全株Na+吸收量不受影响。2.0 μmol/L乙烯利的抑制效果则是3种效应综合所致。高浓度乙烯利对水稻的地上部生物量和根系生物量以及全株Na+吸收量均起极显著的促进作用。高浓度乙烯利处理后,根系的体积和表面积相应地增大,最后Na+吸收量加大。充氧处理之所以能降低水稻体内Na+含量是正反2种效应的综合结果,充氧处理一方面极显著地促进了根系生物量的增长,另一方面促使根系体积和根系表面积变小,Na+吸收相应减少。
其他文献
烯肟菌酯(试验代号:SYP-Z071)为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新型广谱杀菌剂,对由鞭毛菌、接合菌、子囊菌、担子菌及半知菌引起的多种植物病害有良好的防治效果。烯肟菌酯杀菌谱广、活性
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唑胺菌酯(SYP-4155)对小麦白粉病和黄瓜白粉病具有优异的防治效果,EC90分别为1.08μg/ml和13.73μg/ml,优于和显著优于对照药剂唑菌胺酯(1.52μg/ml,43.28
SYP-3759、SYP-4155、SYP-3399是沈阳化工研究院近来创制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高效的杀菌化合物。本试验以25%阿米西达sC为对照药剂,采用盆栽植株法测定了这3种新型杀菌化
本文对SYP-2815作用特性和应用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SYP-2815具有广泛杀菌活性、具有保护和治疗活性及较长持效期,4个异构体均有很好的生物活性。室内及田间试验表明
2006-2007年,全国出现的39块玉米超高产田绝大多数集中在北纬40~43°高海拔地区,其特点是光照充足和昼夜温差大。亩产1000kg以上高产田的产量结构是:每亩5315~5642穗,每穗560~588
通过随机区组试验对10个鲜食玉米品种的生育期、产量、品质和适口性以及不同品种的生长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糯玉米以京花糯2008和京科糯2000甜以及甜玉米ND413综合品质
利用热研2号和密阳23为亲本构建的含111个株系的F7重组自交系群体,对粒长、粒宽、粒厚、长宽比和千粒重5个性状进行QTL分析,共检测到分布于6条染色体上的14个QTL。其中第2染
本文从玉米的产、消、存和贸易等方面分析了国内外玉米最新动态。并以此为切入点,介绍了加快我国玉米生产发展的“一增四改”关键技术集成(即合理增加种植密度、改种耐密型品
以孕穗期白天24℃,夜晚20℃的低温和正常温度下生长的籼粳杂种02428×3037 F1幼穗为材料,研究其基因在不同温度下的表达。结果表明:与正常温度条件下相比,低温处理使杂种的花
采用茶陵野生稻、东乡野生稻、小粒野生稻3个野生稻品种进行抗性候选基因转化与克隆研究。选用9对引物分别对东乡野生稻、小粒野生稻与茶陵野生稻的总DNA进行了引物扩增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