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创建健康促进企业的实践

来源 :2016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vian16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介绍了健康促进企业的遴选,阐述了具体创建过程,包括建立工作网络、制定健康促进政策、建立健康促进环境等,显著提升了员工健康素养水平,改善了员工的健康状况,且员工的控烟意识不断加强。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火车司机1996年至2012年间职业紧张程度的变化,分析火车提速以及经济增长对货车司机职业紧张程度的影响.方法:采用整群调查的方法,于1996年4和2012年3月对某铁路局1116名和1002名火车客车司机和货车司机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职业紧张测量工具对职业紧张因素、职业紧张结局、个性特征因素、缓解因素和个体因素进行调查.结果:2012年客车司机组间冲突、组内冲突、角色冲突和角色模糊评分
目的:探讨提速机车司机工作满意感的影响因素.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2年3月对某铁路局机务段1413名男性客车司机(301名)、货车司机(683名)、运调车司机(350名)和动车或高铁司机(79名)进行了横断面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用职业紧张测量工具、工作内容问卷和付出-回报失衡问卷等测试工人的工作满意感、职业紧张因素、紧张反应、个体特征、应付策略和社会支持.结果:不同岗位、工龄、年龄、吸烟
目的:调查某劳动密集型电子企业员工的职业倦怠状况,为制定预防员工职业倦怠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298名员工,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和职业倦怠问卷(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General Survey,MBI-GS)进行职业倦怠调查.结果:64.1%的员工有职业倦怠.方差分析显示:不同年龄、婚姻状况、工龄、周工作时间、月收入员工的职业倦怠状况不同(P<
本文针对健康促进医院的创建,详细介绍创建的背景、思路和举措.围绕妇幼保健工作特色为中心开展多种形式健康教育工作,产生的明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为健康促进医院的创建提供了良好的案例.
目的:对全省基线调查实施情况加以分析,探讨大规模、多行业范围内实施的工作场所健康促进工作模式.方法:以项目为依托在全省11个设区市选取28家企业,3707名员工进行基线调查,统一调查方案、数据统计分析提纲,并对实施过程进行质量控制.结果:1.基本摸清全省所调查的28家企业总体职业卫生管理情况,员工对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因素、个人防护用品、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的认知情况,企业的健康教育情况以及员工的基本职
安琪集团每年对职工的健康体检说明,该企业对企业职工身体健康的重视。通过连续8年的体检和每一次体检时医院对职工的健康教育的宣传,在职工群体中对自身健康重视的人越来越多,对健康知识,健康的生活方式了解的人也越来越多。企业职工总体身体素质较高,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病率较低,但是体重超重、脂肪肝、高血脂、高尿酸等代谢性方面的疾病发病率仍然居高不下,需要引起重视。职工应加强健身活动,增加每天的健身运
目的:了解院内健康教育开展对糖尿病病人住院情况的影响,减少糖尿病病人住院时间.方法:追踪各科收入的每一位符合条件的糖尿病病人,分别收入干预组与对照组,收集所有研究对象所在科室、年龄、性别、住址、糖尿病类型、住院天数、住院次数.结果:院内健康教育开展后,两组住院次数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天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分泌科住院天数及心血管科住院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目的:研究浦东新区部分工作场所员工社会资本现况及影响因素,为工作场所健康促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随机抽取浦东新区6家不同类型工作场所2个部门的全部员工接受问卷调查,了解员工人口学特征、目前身体健康状况和和社会资本现况等;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探讨社会资本可能的影响因素.结果:多因素分析发现,员工的工龄和每周工作时间是社会资本的危害性因素,而管理性工作岗位和月收入增加是社会资本的保护性因素.
目的:掌握民营企业外来务工人员职业卫生知识现状,需求及获得途径,为制定健康促进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363位外来务工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外来务工人员职业卫生知识知晓率为61.47%,职业卫生行为形成率76.91%,94.21%的人认为目前掌握的健康与安全知识少,需要职业卫生服务的占86.87%.结论:开展外来务工人员职业卫生健康教育是防治职业危害的有效载体与重要手段
目的:评价健康促进学校项目对改善学校心理社会环境的效果,为探索有效的干预模式提供依据.方法:针对杭州某小学开展以心理社会环境改善为重点的健康促进学校综合干预,并于干预前后对该校老师和学生运用心理社会环境状况调查表进行追踪调查.结果:干预后学生评价学校心理社会环境明显改善,七个能区得分分别从3.472、3.412、3.439、3.462、3.303、3.374、3.433上升到3.826、3.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