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傣族的食物及其社会文化意涵

来源 :2013年全国民族学博士生学术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bitc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食物基本分类的了解是理解西双版纳傣族文化的第一步.本文以西双版纳傣族寨子的田野调查为基础,以莫斯(Marcel Mauss)"整体社会事实"为基点,从西双版纳傣族的食物分类系统入手,说明西双版纳傣族在性别分工、社会交换及宗教信仰的社会文化意涵.本文除前言、结论外,第一节描述傣族的食物分类,其食物的基本分类结构为主食与副食两项.第二节分析在食物的主副食之分下,生产、加工中的男女两性及年龄群体分工.第三节讨论傣族食物的分类在村落区域中其互惠性关系以及在该区域中食物所表达的社会联结意义.第四节概括前述的内容,阐述傣族食物与宗教信仰的关联.期望以此获得对傣族村落大致的文化了解.
其他文献
环糊精(CD)作为一种天然无污染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目前,在各个领域都有非常重要的应用。尽管如此,但是天然的环糊精也存在一些缺点。因此,对天然环糊精进行改性(化学修饰)至关重要。经过化学修饰可以制备出很多种类的环糊精衍生物,这些衍生物的物理和化学性质都能得到相应的改善。β-CD作为常见的环糊精(α、β和λ三种)中应用范围最广的一种环糊精,因为其疏水性内腔的尺寸与很多分子尺寸相匹配,加上该内腔能通过
丝素蛋白是经蚕茧脱胶而成的天然高分子纤维蛋白,其由于优良生物相容性、物化特性和促伤口愈合功效,备受化妆品业、食品业乃至生物医学材料领域青睐。目前丝素基生物医学材料
再研究一直以来都是人类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喜洲再研究为中心,通过对许烺光的《祖荫下》和梁永佳《地域的等级》两本书中对喜洲的研究为例,来解读人
会议
在团队游受到众人诟病的场景之中,背包旅游成为许多游客倾向选择的一种游览方式.作为旅游活动多样化的回应,进行背包旅游的人群内部也有较大差别的类型分化.相对西
会议
涂尔干在其《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一书中把世界划分为神圣与凡俗两个领域,这划分法太过简单绝对,把这两个领域完全的割裂开来,否认了神圣与凡俗之间可能的联系.本
会议
一、背景分析rn英语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2011年广东省颁布了《聋校英语课程标准》,在教学活动中更注重学生英语学习的趣味性、主动性和合作性.rn笔者所教的是初中七年
期刊
声乐技巧在声乐艺术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与作用。声乐技巧运用的宗旨在于体现声乐艺术的美,以其特有的方式穿插在声乐艺术表演的各个部分,使声乐作品的情感得到更好的表达,
  当代背景下的中国农民经济行为是一个学术界的热点问题。其中关于农民集体外出经商的现象,更是层出不穷,引起了舆论的极大关注,但与此相关的学术研究却并不多见。在本文中,笔
会议
  清初,广西太平府初次出现瑶人,随后瑶人逐渐消失。然而,1950年代初期,当地又再次出现瑶人。这些再现的瑶人既非外地迁入,也非原有瑶人重获民族意识的产物,他们只是官方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