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火龙果细菌性病害病原鉴定及其田间药效筛选

来源 :第十一届中国植物病害化学防治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an1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海南省临高县东英村采集火龙果细菌性病害样本,分离纯化病原菌,通过致病力测定及分子鉴定,将引起该细菌性病害的病原鉴定为泛菌属细菌.对该病害进行大田药效试验.结果表明:53.8%氢氧化铜WG1000倍液处理的防效最好,为71.05%,与47%春雷·王酮WP600倍液处理的防效相当,差异不显著,而与另外两个处理的防效相比差异显著;72%农用链霉素SP5000倍液处理的防效一般,在供试浓度下防效为65.14%,而2%春雷霉素AS600倍液处理对该细菌病害的防效最差,只为63.31%,与其他药剂相比,差异显著.
其他文献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江苏的乡村振兴战略,应当按照打造新时代的“鱼米之乡”的总体定位,从产业富农为切入点,坚持高质量发展,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主攻苏北、提升苏中、优化苏南,全面提高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大意义,是推进未来乡村发展的新蓝图.文旅乡建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与作用,通过文化旅游,可解决城乡经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在保持农村历史文化及自然风貌的前提下,满足城乡居民文化需求,提升农业生产的附加值,推动农业经济社会的发展.但文旅乡建实施过程中必须防止走入误区,不能成为变相的房地产开发项目,防止地方政府借机大拆大建,廉价攫取农民土地,最后成为土地
如何全面推进全域旅游,整合地城资源,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传统产业可持续发展,振兴乡村经济,成为重要课题.文章论述了全域旅游的背景、意义,分析了我国旅游业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旅游产业及其商品开发的趋势,从旅游富民、以“农”为本、加强旅游商品的设计创新、保护和振兴地域传统工艺和传统文化等方面,为振兴乡村提出对策建议.
2017年底习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坚持不懈推进“厕所革命”,努力补齐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短板.农村厕改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促进农村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江苏成为全国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的首批试点省,其经验对其他地区具有借鉴意义.本文在总结江苏省农村厕改的条件、特点、进展等情况的基础上,归纳了制约农村厕改的瓶颈问题,提出了新时期农村厕改的相关创新建议,以期为农村“厕所革命”的
深化农村改革要聚焦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农业经营制度、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和农村社会治理制度等5大领域.由于中国农村自发的集体性质,企业化管理村庄的新农村建设模式,也应该成为改善和解决“三农”问题、推进我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和手段.
本文试图以科学实践哲学的理论与方法,对动物福利科学中“五大自由”思想的生成进行讨论。本研究将“深描”消费者、生产者、政策制定者等各方行动者之间有关“集约化养殖”争论中的“磋商”过程,揭示“五大自由”思想作为终结争论的重要结果,是如何在各方利益“冲撞”中形成的。这可以进一步理解动物福利科学的特殊属性及其兴起的动力学机制,从而有利于中国动物福利科学的建制与发展。
现代农业具有极高的生产力,但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的破坏,因此需要一种相应的农业伦理进行规范.环境伦理学家最先关注了农业问题,但由于环境伦理学自身的学科局限,不能够提供一套恰当的农业伦理规范.在人文工作者、自然科学家和政府管理者的共同努力下,美国农业伦理学在吸收环境伦理学等相关学科成果的基础上,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建立.在诸多农业类高校和研究所的努力下,美国农业伦理在20世纪80年代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中国传统文化是农耕文化,中华文明的本质是农耕文明,中国有几千年农耕社会的历史,是世界上唯一没有灭绝的古代文明.目前中国人有道理无哲学,有哲理无哲学逻辑,所以在许多方面无法和西方讲理,自己也不能说服自己,时时处处都处在理论的下风,在国际上常常是处在有理说不清的窘境.一谈到科学性,中国传统文化就只能退避三舍,即使是中医这样有实效存在的领域也是如此,中国有几千年的农耕历史,却分不清农耕与农业的区别,还要
起于20世纪50年代的后现代与后结构主义思潮对发展研究领域,尤其是对农政变迁的研究贡献有其独特之处.后现代与后结构主义批判侵夺自然、剥夺人的现代资本主义农业;主张重新审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发展后现代农业;主张用话语分析的方法,研究国家和市场力量推动下的农村变迁和土地流转.通过论述作为主体的人的消失,后现代与后结构主义着重指出农民如何在“发展”中被问题化为需要改造的对象、在流动中被规训为驯服的
英国传统村落保护首先益于早期贵族和乡绅对乡村自然景观的营造和维护,以及某些中产阶级人士对生物多样性和乡村传统文化遗产的关注.英国社会普遍达成的共识是,传统村落中的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是重构国家认同和国民品格形塑的战略资产;传统村落与其周边的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之间长期演化形成的共生关系是传统村落延续的生命线,也是周边自然生态可持续维护的根本选择.在传统村落保护中,英国政府依法设立负责决策咨询服务、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