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离子态有机物在木质素制备类腐殖质上的非线性分配

来源 :NCEC2019第十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xiangf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壤有机质(SOM)对环境中有机污染物的吸附是影响其在环境中迁移转化及生态环境风险的重要行为之一。有机物在高相对平衡浓度时在SOM上的线性吸附机制是线性分配已得到广泛认可;然而对于低相对平衡浓度时在SOM上的非线性吸附机制是表面吸附还是特殊作用力导致的非线性分配一直存在争论[1,2]。
其他文献
红外光谱因为其指纹谱图特性,一直被测试人员认为是样品定性分析的最佳选择。大量的研究人员经过多种技术对比,将红外光谱做为微塑料样品分析的工具。随着微塑料研究热点的兴起,大量的用户采用了显微红外进行项目研究。
Microplastics are plastic fragments with particle sizes less than 5 mm that are widely distributed in marine and terrestrial environments.
环境老化会显著影响塑料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而影响这些材料的环境行为1.本研究中,我们通过紫外光照老化和臭氧暴露老化得到了三种老化的纳米塑料,并发现老化显著地增加了纳米塑料在饱和土壤介质中的迁移能力以及载带典型有机污染物迁移的能力.
塑料因其质轻、防水、耐用、成本低廉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仅2014年,全球塑料的消费量就达31.1亿吨[1].塑料制品的大量使用和与其尚未配套的回收处理技术致使每年有大量塑料会进入环境当中.这些塑料垃圾会在物理、化学、生物的作用下逐渐形成微塑料,甚至是纳米塑料.
微塑料会在多种因素下发生老化降解,表现出和原始微塑料不同的性质,对原始微塑料环境行为的研究难以反映实际水体中的微塑料[1]。同时实际环境中微塑料老化过程缓慢,完全依据其自然老化以研究其环境行为较难实现[2]。
Primary microplastics are mostly produced as part of the daily plastic product use.
纳米塑料可被多种海洋生物摄食,且可通过食物链层层富集到更高等的生物体中,还可以穿过肠道组织进入循环系统,产生细胞和分子层面上的毒性效应。本实验将30日龄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暴露于不同浓度纳米塑料(PS:0,10,104,106个/L)中进行14天的驯化,旨在探究纳米塑料对大黄鱼幼鱼肠道菌群结构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塑料中含有增塑剂、填充剂、润滑剂、着色剂等各类对生物有害的化学添加剂。塑料及其内含化学添加剂可以在生物体内释放并富集,还会进一步随食物链传递,从而对生态安全以及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1]。本研究采用鸟类体外消化道模型,研究了不同粒径微塑料中多种卤代阻燃剂(Halogenated flameretardants,HFRs),包括多溴联苯醚(polybrominated diphenyl ethers
通过交联法合成一种超疏水高比表面积多孔聚合物吸附剂YL-1.YL-1 的水接触角为167o,比表面积高达2100±200 m2/g(Langmuir 比表面积为3000±150 m2/g),微孔体积为0.83 cm3/g,YL-1 是目前超疏水材料中比表面积最大的.
塑料垃圾在水环境中普遍存在,对环境所造成的污染日益严重。这类塑料制品在水环境中通过氧化、水解及其他机械作用产生分解,当粒径小于5mm以后形成微塑料。目前关于微塑料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在水环境中的分布特征,以及对水生生物的潜在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