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县志资料收集和运用创新研究--《北川羌族自治县志》民族文化部类读后有感

来源 :吉林省地方志学会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mum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县志是《条例》规定的最小记述单元,一定要做到资料翔实,彰显地域特色,才能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真正载体,达到其他文献所不能及之独特作用.《北川羌族自治县志》在资料的收集和运用上紧扣地域文化、民族特色、时代特点,是一部民族韵味浓厚、地方特征明显、时代特点鲜明的地方志书.但也存在着资料挖掘不够深入,资料运用不够完整翔实,志书撰写不够严谨县志易出现的共性问题.通过对《北川羌族自治县志》资料的收集和运用分析,再次解读紧扣地域特色,彰显时代风采,资料收集广泛,资料运用严谨得当,才是县志资料收集和运用的基本准则.
其他文献
笔者借学习《厦门市志(1996~2005)》、《石狮市志(1998~2010)》、《北川羌族自治县志(1988~2007)》三部志稿的机会,对二轮志书教育部分记述创新的方式方法做出一些探讨.建议有条
纵览该志,深感其思维开阔,力求创新,汲取众多优秀志书的优长,结合北川羌族自治县的实际情况,以朴实厚道的笔法,简洁流畅的志书语言,严谨丰实的建构,再现了北川羌族自治县1988-2007年
《北川羌族自治县志》(1988-2007)是汶川特大地震后北川县人民政府重新组织编纂的,较为全面、系统、客观地记述了1988年至汶川特大地震前夕北川县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
志书编纂要求以类系事,横排竖写,分门别类记述事物之历史和现状.志书的科学分类是老生常谈问题,但在实际工作中真正做好志书的科学分类不是容易的事情.从形式上看,志书分类有
根据笔者在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并借鉴其他一些专家学者的观点意见,仅从续志框架结构设置方面,就《北川羌族自治县志》(1988-2007 )志稿在整体框架结构方面具有的优特点和不足进行
《北川县志》(1988-2007)在实际编纂中创新了续修工作思路,较好地突出当地地方特色,体现了时代精神,但该志在篇目设计、框架结构、内容记述、行文规范等方面依然存在一些共性问
《北川县志(稿)》可能由于资料的原因,基本上属于“续志”的写法。对时限以前的内容一般未加述及;不过涉及风俗、文化、方言等章节时,不得不从源起之处记述,有了多处“旧时……
众所周知,方志学界对续志社会部类的概念界定、收录内容等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争议。近年来相对认可、可行的是采用“中社会”、“小社会”的概念,辅以“大社会”,即在“中社会”、
选择体式、设置篇目,是修志的首要环节.在两千多年的发端、演进、定型、鼎盛、继承创新实践中,志书篇目体式趋于成熟、优化.目前,二轮修志已经进入金秋收获时期,至2014年底,
传承与时俱进,续志贵在创新。“石狮续志”在质量创新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突出成就,也存在缺憾与不足。通过广泛的探讨斟酌辨析,不仅能使“石狮续志”本身质量得到提高,对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