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庄古镇地方性的多样化建构

来源 :2014年中国人文地理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fdzd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方性对当地人口和社会的进程具有某种决定性作用,旅游是消费地方性的重要方式。多种要素被用于发展旅游产业,引起社会关系和互动方式的改变,对地方性产生复杂而多样的影响。本研究沿着“要素-关系-地方性”脉络,综合运用倾听、照相、参与式观察、访谈、笔记等多种研究方法,考察资本、权力、技术、知识、故事、艺术、信仰、民俗、生活等要素对周庄古镇地方性多样化建构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资本、权力是空间生产的主动力和硬实力,是地方性形成的基础,资本与技术、艺术的结合有助于维持虚拟的社会关系或舞台化关系。第二,知识、故事、艺术影响社会空间的氛围,通过对社会秩序和关系的再生产,引发地方性的自为形成,知识主体在场与否对地方性产生重要影响,故事、传说形塑一种虚无和想象社会关系,艺术则扮演了营造氛围的重要角色,间接培育地方性。第三,信仰、民俗、生活属于社会文化层面的软实力,理性主义和现代化的力量冲击着信仰的精神力量,地方的宗教性难以维持,较之于权力规训下的民俗文化,发自内心的民俗活动促进了睦邻友好和相互交流,当地居民日常生活的艺术对权力和资本规训进行诗意的抵制,增加了地方的日常生活性。
其他文献
常规公交一直是我国城市居民市内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其发展演变规律长期以来得不到学者的关注.搜集广州市建国以来60多年7个时段的市区交通地图,计算广州RBT公交覆盖度、公交线网密度、公交面积覆盖率和公交人口覆盖率的历史变化轨迹,总结城市公交发展变化规律.研究得到:1)建国以来,广州市常规公交遵循着这样一条变化轨迹:由“低效公平”的低级均衡阶段向“高效公平”的高级均衡阶段演变,其中经过一个便捷上升、效
旅游流与贸易流是跨国区际联系的主要形式,旅游与贸易互动关系是近年来国内外经济地理与旅游地理研究的新课题。文章在前期旅游与贸易宏观关系研究的基础上,采用了结构方程模型方法继续对入境旅游与贸易的微观机理和路径关系进行探究,揭示商务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不同类型行为动机与游后重游和商贸意愿之间路径关系,以此回答“旅游与贸易互动关系如何发生”的问题。结果发现:商务游客的旅游动机与商贸及重游意愿之间的路径关系
会议
旅游用地研究对于促进现阶段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和保障土地利用社会效益最大化意义重大。文章以中国知网期刊和维普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1988-2011年)中的139篇文献作为研究数据,运用文献检索法、分类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中国旅游用地研究发展阶段特征及其影响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24年来的旅游用地研究发展过程可划分为起步和快速发展两个历史阶段,各个阶段研究发展特征差异明显;(2)旅
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农民是重要的微观基础,其进城定居意愿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本文采用参与性农户调查方法,对张掖市甘州区9个乡(镇)40个村的1235户农户进行了随机入户调查。根据城市开发进程、到市区的距离和小康楼居住情况以及农业生产灌溉条件,将样本村分为近郊城市化农村、近郊农村和远郊农村,就农民进城定居意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民进城定居意愿主要受距离城区远近、家庭经济收入、对种地收成满意度、外出打
自组织理论作为复杂系统理论群中一个重要理论体系,近10年来逐渐被应用到传统村落研究中,对认识传统村落本质、揭示传统村落形态演变的动力机制和发展机理具有积极的、建设性的作用。然而,这些研究对传统村落系统本身及其复杂性鲜有论证。本文以湘南传统村落为例,从认识传统村落系统入手,分析了传统村落是一个复杂巨系统,并通过对传统村落系统内部结构和外部属性的剖析,认识到传统村落的复杂性既体现在其内部子系统数量众多
不同的人地观决定着不同的适应行为方式,基于空间来研究人地观有助于针对不同地区制定相应的全球变化适应对策.利用因子分析、信度分析、相关分析和GIS等,通过SPSS21和ArcGIS10.0分别分析了新环境范式量表(即本文人地观)的维度、信度、效度以及人地观的空间差异性.结论为:(1)因子分析表明,在问卷中同时使用正负向措辞题目会导致产生潜在的维度;(2)新生态范式量表(修订版)在中国的应用效果良好,
本文采用深度访谈与调查问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实地调研乌鲁木齐市雅玛里克山、黑甲山、赛马场、二道桥-南门、红雁池5个少数民族聚居社区,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空间布局、阶层化、生存状态、生活环境等进行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1.乌鲁木齐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生活空间布局具有城中村指向性.2.经过几十年的城镇化进程,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内部已经发生阶层化,本文将其分为:准市民身份阶层、自我雇用阶层、依靠打工维生阶层
一个地方文化景观的变化,尤其是景观所承载意义的变化,体现着地方文化的变化.风水文化做为我国特有的地域文化景观,历史悠久,源远流长.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后,一直被斥为封建迷信,遭到批判.但同时其科学性不容忽视,其表现出地域和谐性.赣南做为中国风水术发生发展的重要地域,风水文化积淀深厚,并以其独树一帜的民间文化风范在中华风水文明史上占有重要位置.本文主要从“和谐”看赣南风水文化景观.
全球化背景下,品牌与地方间的联系日益密切。西方国家的快时尚品牌实行全球同价、同款和类似店铺的经营模式,被认为具有消极的品牌形象,然而却在品牌异源文化背景的中国实现品牌升级。以ZARA为例,采用网络文本分析方法,探讨品牌源地、地方发展史、店铺选址和店内环境等不同尺度地方参与快时尚品牌时尚文化生产的方式。研究认为,快时尚品牌与时尚地方的互动对其跨地方升级至关重要。结论如下:第一,快时尚品牌与时尚地方的
牌坊是中国历史文化的独特物化体现和文化景观.文章借助各省市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和相关文史资料,对散落于全国各地的数以千计的现存牌坊进行名录整理与归类,并从文化地理学视角分析其地域分异特征与成因.研究结果表明:①我国现存牌坊以明清时期的为主,以节孝坊和功德坊为数最多,文化内涵以标榜“忠孝节义”为主.②我国现存牌坊的地域分布范围广泛而不均衡,东部沿海是主要集聚带,由海向陆递减,与我国人口密度的分布特征大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