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治理现代化:基于法治的视角

来源 :中国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分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gf99889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法治是教育治理现代的重要标志和必然要求.要实现教育治理现代化,就必须与法治相结合,必须走法治之路,建设法治政府.实现教育治理现代化的过程,就是教育治理法治化的过程,就是依良法而善治的过程.
其他文献
面对"评估何以促进学习"这一问题,新世纪在欧洲、加拿大和亚太地区兴起了"学习为本评估".以文化哲学的整体主义思维方式加以观照,学本评估关涉到进化论、价值论、认识论和主
会议
较之大学学科建设,学科建设这一统摄性提法对于中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同样具有极为重要的方法论意义.中小学学科建设主要包括基于学科本质的学科功能定位、课程开发、教学改革
教育公平是个相对的概念,不同的国家和历史时期都赋予与其发展特点相适应的含义.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我国教育规模的快速扩张以及大众化进程使教育公平问题日斩凸现,并愈益受到
在进行学校教育的过程中,潜规则的客观存在一直是影响学校教育效果和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因素.什么是教育潜规则,教育潜规则的存在违背了哪些道德伦理,如何从制度伦理的角度消
会议
基础教育作为公共教育的重要环节,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先导性的特征,其重要地位决定了解决它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教育公平问题有着不可忽略的重要意义.本文主要
学生期望过上一种良善的道德生活.由于学校制度安排的"非人化"倾向,从而造成了一种学校生活"去道德化"危机.这种危机主要是由于学校的制度安排过于强调效率、秩序而忽视了制
教育制度伦理是对教育规则体系和教育运行机制及其内在联系的伦理性思考,平等性、公正性和民主性是教育制度合伦理性要求.传统制度化教育政策的城市中心偏向、教育管理的科层
基础教育改革是世界性的话题,中美基础教育改革思维具有一定共通性.回顾美国基础教育发展史上的五个失败学校改革方案,其教改革经验尤其珍贵、值得借鉴.自觉打破"失败的循环"
会议
自罗尔斯以来,制度便当仁不让地成为正义问题的首要主题,正义即制度正义成为自明性的学术观点.在这种学术背景之下,教育正义的理想也同样借助于组织良好的制度安排来得以实现
会议
近年来,有关教育学作为一个学科的探究逐渐从认识论的层面转向社会学的层面,关注教育学的制度化过程.文章认为,教育学的制度化于18世纪最先在德国发端,究其原因,一方面与当时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