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还原氧化石墨烯薄膜的自组装及其高效电催化活性

来源 :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got_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基于溶剂挥发诱导和乙醇辅助下自组装氧化石墨烯(GO)薄膜的报道[1],将高度还原的氧化石墨烯(rGO)[2]通过溶剂挥发诱导和水的辅助作用在正戊烷和N,N-二甲基甲酰胺(DMF)液-液界面形成rGO薄膜,待正戊烷挥发后在DMF-空气表面形成rGO自组装薄膜。该薄膜最后被转膜至石英和玻碳(GC)电极表面。我们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原子力显微镜、电化学技术对该rGO薄膜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形成的rGO/GC电极对H2O2和多巴胺(DA)的电催化性能。结果表明:rGO单层薄膜(rGO1L)的厚度在10 nm左右,rGO纳米片与片之间相互交错以平躺状态成膜;rGO1L/GC电极的表面电导性能,以及对H2O2和DA的电催化性能均较裸的GC电极有显著提高;通过一层接一层地转膜,rGO多层薄膜可被转膜至固体基底表面;rGO三层薄膜(rGO3L)较rGO1L修饰的GC电极对DA的电催化性能进一步提高。在不同的固体基底表面可控形成稳定的rGO薄膜在纳米电子、化学/生物传感器领域具有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近年来,由功能性π-共轭有机分子衍生物形成的自组装体在光电材料等领域显示的优异性能和潜在的应用前景,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而多环芳烃衍生物作为此类化合物的代表,常常作
  该实验构建了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利用电化学分析方法测定日落黄.首先采用修正的Hummers方法合成氧化石墨烯,通过共沉淀作用在其表面生成磁性Fe3O4纳米微粒,为了提高生
会议
近年来,由于气-液-液三相体系在生化,均相催化,萃取等领域中的应用增加,气-液-液三相体系内的传质规律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气液传质过程中,具有较高气相溶解度的有机相的加入能够强化气液间传质过程,提高气相组分的吸收效率。由于气-液-液三相体系复杂多样,且研究结论具有各异性,缺乏较为完整全面的理论模型,因此有必要开展相关研究,促进其工业应用。CO2气体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之一,如何减少C
  微-液/液界面上电荷(电子和离子)转移反应过程的研究是液/液界面电化学的研究前沿之一,除了利用单或双通道微、纳米玻璃管支撑液/液界面从而得到单、双通道微/纳米-液/液
会议
表型可塑性现象普遍存在,其中包括多种调控机制,基因的转录后调控是控制表型可塑性的一个重要方面。miRNA作为非编码RNA在基因的转录后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miRNA在表型可塑
  表面等离激元共振(SPR)技术可以用于氧化石墨烯(GO)组装、还原及应用的研究.在SPR芯片表面,GO被原位、稳定的电化学还原,不同氧化态的GO用于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和DNA
会议
  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LSPR),是贵金属纳米材料与光交互作用引起的对光子能量产生很强的吸收作用。处于共振激发时,金属纳米结构表现出很多奇异的光学性质,如局域电场增强、
会议
  由于合金效应和独特的电子结构等性质,双金属纳米粒子(如合金纳米粒子)不但可以显著提高催化性能,还能降低催化剂成本,因而成为研究热点[1-2]。我们结合电纺和热处理技术,制
会议
  利用水果汁作还原剂合成稳定的纳米颗粒,方法快速,廉价且高效.与采用传统制备方法(如柠檬酸钠还原法)制得的纳米颗粒相比[1],新方法制得的银纳米颗粒表现出更高的稳定性,更低
会议
  功能化界面的组装是生物传感器制备和性能研究的关键,通过电极表面有序纳米结构膜的修饰及对目标蛋白质、酶等生物识别分子的固定,研制了各种生物传感器和纳反应器,实现对复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