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预警中的动态地震定位方法研究及应用

来源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八届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son_r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的创新点是基于Voronoi图和2个台站到时差构造的震中轨迹近似满足双曲线方程,并结合传统的单台方位角和震中距定位方法,从面到线再到点。随着获得的地震信息量的增加,地震定位精度逐步提高。而由于Voronoi图的引进,不但可以控制定位精度,还使定位过程中的数据计算量减小,以获得更多的预警时间。通过对山东地震台网记录到的72个地震震例进行重新定位,说明这种动态定位方法是地震预警中比较理想的快速定位方法。
其他文献
本文采用边界积分方程方法(BIEM)建立三维理论断层几何模型来讨论这种复杂的非平面几何断层形态对破裂传播过程的影响。初步模拟结果显示,对于弯折断层系统,即便在均匀三轴压应力场的作用下,弯折角的不同也会导致初始剪切应力的不均匀分布。
镇径油田长9储层孔隙度小,渗透率低,油水层电阻率差异小,利用常规的交会图方法建立流体识别模板规律性不强,难以有效应用。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拟提出基于离散Hopfield网络方法实现储层流体类型识别。离散Hopfieid在平衡点处具有极强的收敛性,通过组合编码和多次迭代能够实现多种储层流体识别,预测精度高,调节参数少。然而,对于油水同层与含油水层的测井响应相似性较高,导致部分编码值处于临中状态而收敛错
本文分别利用传统的碎屑岩地层孔隙压力计算方法、基于有效压力法的碳酸盐地层孔隙压力计算方法及经验公式法三种碳酸盐岩地层孔隙压力计算方法计算卡塔尔已钻井X新生界至古生界碳酸盐岩地层孔隙压力。结果表明前两种方法更为适用,己有已钻井位置较为分散且数量少,不利于经验公式法的应用。
本文尝试在SRTM地形数据和CRUST 2.0全球地壳模型的支撑下,研究地球物理信息在不同均衡补偿机制中的贡献,并分析补偿深度对均衡位模型的影响.
局部重力场逼近中的配置法与模型法分别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由本文的推导过程可以看出,配置法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物理意义,即当选择合适的协方差函数模型时,其对应不同的模型法,而模型法分别具有各自的物理意义,这就给了配置法以直观上的物理意义解释;另一方面,采用点质量法和贝亚哈马方法求解局部重力场时,其所隐含的配置意义也由两者与配置法的等值性而充分得到展现。这充分说明了配置法与模型法的共通之处,即在
地震学的基本问题之一就是地震定位。特别在预警系统中,确定一个潜在的可能具有破坏性地震的速度具有根本的重要性。本文详细介绍了基于单台P波初始记录的地震震中和震级快速测定方法研究及应用,以及地震震中实时动态定位的方法研究及应用。
本文对拉格朗日插值法,切贝雪夫插值法的效果进行了仔细的比较。由计算结果可以看出:①无论是拉格朗日插值法还是切贝雪夫插值法,奇数阶次多项式插值精度较高。②阶次相同时,切贝雪夫插值法精度高于拉格朗日插值法。③切贝雪夫3阶多项式达到最高精度。并给出了适合于GOCE卫星轨道内插的方法。
本文针对LS+AR模型在日长变化预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进而提高日长变化预报的精度。本文对LS+AR模型的两种改进方法进行了详细阐述,并通过实验结果证明,本文体的两种针对LS+AR模型的改进方法是可行的,对于日长变化的预报精度都有着不同程度的改善。
本文采用了Donoho等人的方法,用L1范数作为稀疏约束求解条件,联合L1~L2范数约束求解,算法的基础是线形规划的内点算法。对于楔状模型,联合L1~L2范数约束的稀疏求解,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反演得到的楔状模型的反射系数和反演前比较,误差有所减小,并且该算法是不需要初始地层模型的。反演初始化的时候需要使用时变子波,时变子波相对于时不变地震子波来说具有更好的反演精度。在作子波估计的时候,如果有测井资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得出界面成像波形的拉伸状态不仅与界面上下的速度不均匀有关,而且还与入射角度和透射角度有关。在入射角度不同情况下,对界面成像波数大小的定量分析可以预测偏移成像结果的波形特征。通过对成像结果的分辨率进行分析和预测,可以加强对偏移成像的理解,还可以对局部的成像剖面进行定量的预测和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