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在降低住院患者口服药物延迟发放发生率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

来源 :中国西部护理联盟第二次学术交流会暨护理管理改革创新高层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fsfsfsdfsdfsdfs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实施品管圈活动,研究其在降低住院患者口服药物延迟发放发生率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QCC小组,确立活动主题,对住院患者口服药物延迟发放情况及其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制定改进方案,按品管圈程序展开实施和效果确认.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口服药物延迟发放发生率由原来的55%降低到10%,效果明显.结论:影响住院患者口服药物延迟发放的因素较多,应用品管圈活动可有助于系统分析其要因,并制定整改措施,有效降低住院患者口服药物延迟发放发生率.
其他文献
本文讲述了一次性高值耗材概念,一次性高值耗材复用国内现状,一次性高值耗材复用国际现状,基于JCI标准的一次性高值耗材复用实践,复用SUD有可能发生感染和性能不良的风险复用SUD的收益与可能带来的伤害权衡比较,迄今仍没有明确的决策定论,根据风险类别确定可再处理SUD种类和再处理标准方法和完善的监管政策就显得异常重要,由于SUD的复用管理涉及到医疗卫生和医疗器械两大管理部门,如何协调和多方循证,期待国
国家护理数据库的建立、各位同仁间积极参与,是行业间科学管理迈进的重要一步。当前数据在完整性和可靠性上面,还有很大的改改善空间。目前掌握的数据,还不足以准确反映行业的现状。
2015年8月27日,中国西部护理联盟在银川成立。十省一市护理同仁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为西部地区护理工作者搭建相互学习、交流、共享的学术平台,提升护理学科和专业水平,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促进西部护理事业的发展。
目的:介绍双维度CSSD绩效考核新方案,评价其在CSSD人员管理中的作用.方法:自2011年1月起,在我院CSSD采用绩效考核新方案,即双维度考核,由科主任组织考评小组,设计出切实可行的绩效考核内容及权重.结果:双维度绩效考核可以全面评价员工综合能力,充分体现了员工的劳动价值,促进了消毒供应专业学科发展,提升护理管理质量.结论:绩效考核新方案采用双维度模式建立考核指标,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加强护士培训是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应贯穿于护士职业生涯的整个过程.临床教学工作重点在于:健全临床护理教学制度,全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注重教学方法改革创新,完善教学工作绩效考核,推进临床教学信息化建设。
目的:探讨渐进式规范化岗前培训对新入职护士快速提升临床应用技能的影响.方法:选择从2012年6月-2015年6月进入医院的新入职护士150人.2012年与2013年入职护士为普通培训组(简称普训组)共计75人,2014年与2015年入职护士为特殊培训组(简称特训组)共计75人.普训组给予常规岗前培训,特训组在常规岗前培训的基础上,每年根据往年的培训考核结果及临床应用的评估对本年度岗前培训内容进行逐
文中概述当前我国静脉治疗现状,对静脉治疗规范进行循证探究。鉴于2016版INS《静脉治疗实践标准》的循证证据来自于国外资源,在应用该证据时,应考虑具体临床情景、专业判断和患者意愿,做出本土化决策。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借鉴国际标准,努力提升医院治理科学化,提升医疗服务品质化,提升医院管理精细化,提升合作交流多元化。借助JCI标准,推动优质护理持续改进。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重症监护室降低静脉炎发生率中的作用;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通过品管圈活动步骤选定降低静脉炎发生率为活动主题,拟定计划,进行现状把握、设定目标;分析重症监护室内静脉炎发生的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通过品管圈6个月的实践,重症患者静脉炎发生率由原来的28.22%下降到7.56%;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能有效降低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并且能提高护理人员业务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并增强自信心.
医护一体共筑院后延续性服务结合分级诊疗改革的推进,借力互联网,以华西316家网络联圈医院为平台,逐步构建医护一体住院-社区-家庭健康监控随访系统,探索以护理为主导的随访模式;医护共同制定非计划再入院风险防控体系,与基层医疗机构建立双向转诊机制;健全临床管理与技能教育网络平台建设,实现护理在线查房、在线会诊、在线教育。将华西护理技术与专业人才培养的能力辐剔至全国,成为医疗延续性服务建设的成功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