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导师以织锦式辅导架构陪伴院生共构心智发展的轨迹

来源 :2017第四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高校现代书院制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hongt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推动书院教育,面对学生的管理工作是首要之先.而对于已经进入自主阶段的大学生,书院生活学习的"管理"有其一定的挑战和难度.书院导师的角色对于复杂的生活学习环境的掌握,必须要有清晰的架构方能取得有效的成果.本文主张书院的"管理"作为从态度上应将的顺序修正为"先理他、再管他",以取得学生对于书院导师或辅导人员的信任和认同,进而能够接受他们对书院教育的诠释,并融入书院教育的目标.而此般诠释内容架构则是以人员角色(role)所构成的经线,以及主题活动(event)的纬线加上社会网络当中的强、弱联系理论范,建构了绵密地交织的织锦(tapestry)般的学习探索的辅导网格,进而促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动力.
其他文献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当代教育的三种形态.只有三者之间相互配合协调一致,才能有效地提高教育效果.本文首先界定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者的概念,其次分析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优势和劣势,最后提出了三者结合的策略:应发挥家庭教育的基石作用,强化学校教育的育人功能,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学前儿童素质养成有多种途径和方法,舞蹈教育是其中最适合学前儿童素质的养成的手段与方式之一,对孩子而言,舞蹈教育柔和细腻简单易行,他们在欢歌笑语中领悟做人道理,是孩子们最喜闻乐见的.教师们避免了生硬说教,用优美舞姿启迪着幼小的心灵,孩子们在舞蹈中学知识、明是非,锻造人生基础.在培养儿童素质的教育上,首先要使幼儿明白学习舞蹈是快乐、同乐,是给孩子们搭建的新的游戏平台.在这个平台上,让幼儿学会合作,并初
新时代的到来,给家庭教育带来了不少新情况、新任务,同时也提出了不少新要求,加强家庭建设,养成良好家风,成为发扬中华传统家庭美德的重大举措和重要任务.在新时代背景下,要注重运用新理念建设新家庭、新教育,必须立足当前我国家庭教育的实际,有机融入国家、社会及学校教育中去,让千万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
本文根据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不同主题,提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家长应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不同的教育,看到孩子的独特性,避免农业化的教育思维,让孩子接受社会规则的同时,保留自己的意愿与自发性,让孩子留有后劲.父母必须改变教育思维,与孩子共同成长.
台湾近些年教改之后,自然科把实验放在课文最前面,强调先有实验探索,后有结论;积极采用"探索教学法",老师降为配角,学生成为学习主体.但探索教学法也存在困境:短期成效不显著,对少数优等生比较有效,传统包袱沉重.教育改革要落实,有几个关键前提:开放多元入学,开放家长心态,教育形态多元化,建立校内考评的公信力,老师提高专业地位.
现如今,社会飞速发展,人们的综合素质普遍提高,"80后""90后"热妈潮爸对子女的教育也越发重视起来,而幼儿时期是人的智力和个性发展的关键时期.早期教育为婴幼儿提供系统的养育环境和信息刺激,促进婴幼儿体格及神经心理的全面发展.所以说,早期教育是重要的基础教育.
新媒体时代,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全新的"e教育平台",家庭教育的技术和模式呈跳跃性的发展,并达到"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的境界,家庭教育已全面模式化、信息化、科技化,中国的家庭教育已然进入重要的网络变革时代.因此应运用新媒体,优化家庭教育新模式,学习新媒体,提升家庭教育的“媒介素养”,融合新媒体,发展中国特色家庭教育新出路。
本研究探讨了心理健康的大学生与有心理问题的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差异.采用SCL-90量表和EMBU问卷对南昌某高校2315名大一新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问题组的父母在教养子女时更多地采用拒绝、否认、惩罚、干涉等教养行为;问题组的父母更多地采用专制型、权威型的教养方式;问题组父、母教养方式不一致,严慈不够适度.结果表明问题组父母教养方式过于严厉,严慈不够适度.因此在学生入学之后,高校、社会环境、家庭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的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社会发展的新的历史方向.毫无疑问,新媒体的发展给当前家庭教育的方式带来了深刻的变革,也给家庭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传统的家庭教育的模式已经不再是家庭教育的主流,家长也不再是权威性的存在.基于此从微信的传播特点切入,概述微信的发展状况,浅析微信时代家庭教育发展的新的变化和趋势,并建议引导家长将“碎片化学习”与“系统化学
中国家长对名校的追逐,愈演愈烈.但大多数家长并没有考虑孩子的感受以及名校对孩子未来的影响.选择名校,家长应该理性.如果孩子学习基础不牢,学习习惯不好,不妨说服孩子复读一年,这一年不光孩子要付出,家长也需要有质量地陪伴,帮助孩子夯实学习基础,然后一步步地逐步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如果孩子实在不愿意复读,也请尊重孩子的意愿。那就帮助孩子选择一个适合他的学校,哪怕不是名校。让孩子在能适应的压力氛围中,调整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