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腰腿痛女性病人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七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hao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近年来,国内外对于慢性腰腿痛患者心理卫生状况研究较多,但针对慢性腰腿痛女性患者的心理卫生状况及生活质量的研究较少。此病多为中年发病,患病人群以中年居多,此时期的女性病员在面对慢性腰腿痛所致持续性,难以消除的疼痛导致其功能受阻、活动受限的同时,还要面对生理方面的衰退,工作生活的压力,社会支持系统缺乏等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新鲜跟骨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自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65例82跟骨关节内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病例.其中男性60例76足,女性5例6足.左侧足44足,右侧足38足,双侧31例.年龄12~67岁,平均38.1±11.1岁.所有病人均在受伤后3周之内进行了手术.其中伤后第2天手术9足;第3天11足,第4天12足,第5天11足,第6天6足,第7天6足,有67.0%在受伤后2-7
实验目的:AIS患者常伴有显著肩关节失衡,而肩关节平衡在患者自我评估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位置.对Lenke1型AIS患者,为避免术后左肩抬高,本研究采用一种近端短节段融合策略进行矫形手术,并通过至少两年随访结果进行分析,以评估该策略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包括45例Lenke1型AIS患者,均行后路矫形融合手术.其中18例患者近端固定椎低于上端椎一个椎体(短节段融合组,ShortFu
目的总结寰枢椎脱位与不稳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和体会。方法寰枢椎脱位是指先天畸形、创伤、退变、肿瘤、炎症或手术等因素造成的寰椎与枢椎(第一和第二颈椎)骨关节面失去正常的对合关系。可分为外伤性和自发性两种,部分患者术前需有效的颅骨牵引后手术治疗。
目的:阐明在低氧及炎性因子双重环境下,NF-κB信号通路在人椎间盘退变过程中起到的调节枢纽作用。方法:在低氧培养箱中,使用炎性因子(IL-1β)处理人髓核细胞,运用细胞免疫荧光、Western、CCK-8技术,观察NF-κB信号通路的活性及髓核细胞生长状态。
目的通过对指动脉背侧支显微解剖学观察,总结背侧支分布规律,探讨指动脉背侧支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1月至2014年3月,用12只新鲜手标本进行红色乳胶灌注,显微解剖观察指动脉背侧支血管的分布规律和特点;以近中节指固有动脉背侧支供血的指背皮瓣修复2~5指皮肤缺损79例98指,同指修复51例60指;邻指修复28例38指.其中示指皮肤缺损39指,中指皮肤缺损22指,环
目的:对颈椎前路置入GYZ型颈前路记忆加压固定器后生物力学的研究及相关评价,以便为后期临床应用研究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采集6具成人尸体颈椎标本,分4组测试:A组为正常组,B组为椎间盘摘除组,C组为常规钢板+椎间融合器组,D组为GYZ固定器+椎间融合器组.以C4/5椎间隙为研究对象,进行生物力学对照研究.结果:①颈椎在颈椎间盘摘除后其各个方向的运动加大,各项生物力学测量指标数值减小,颈椎
目的:探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IPC)不同治疗时间是否影响预防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效果,寻找最佳的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五位一体(医生、护士、康复师、患者、家属)模式对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便秘的效果,为五位一体的模式深入推广到治疗护理老年髋关节专科疾病提供依据。
目的:观察脊柱原发肿瘤患者的脊柱形态,并探讨其与正常人群的差异.方法:2009年1月-2012年12月,以脊柱原发肿瘤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的患者574例,其中行手术治疗并至少随访2年的224例患者被纳入研究,其中男性127例,女性97例;年龄3-75岁,平均47岁;良性137例(61.2%),交界性65例(29.0%),恶性22例(9.8%).
[目的]回顾性分析20例骨科外伤术后合并肌腱外漏慢性难愈合伤口的护理措施,为促进慢性伤口快速愈合提供新的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0例患者15例胫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术后,5例跟腱断裂术后合并肌腱外漏术后1----2个月不等慢性难愈合伤口,首先进行伤口评估,伤口的渗出情况,伤口周围组织及肌腱是否有坏死,伤口附近的瘢痕与肌肉及骨骼的粘连情况进行充分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