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时期农村老年人日常饮食实践研究--以杞县西空桑村为个案

来源 :首届农耕文明与乡村文化振兴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fsaf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861年,《随息居饮食谱》首次出版时,作者王士雄就发出“人以食为养,而饮食失宜,或以害人命”①的感慨.日食不过三餐,一日三餐吃什么,如何吃,如何吃好,如何不因吃损年折寿是日常生活中摆在每个人面前的头等大事与基本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思考就形成了关于食材选择、烹饪与食物宜忌规制等三方面的经验.老年人之“老”、之健康长寿说明其本身注重饮食,有吃的智慧,当饮食失宜带给城乡居民的健康风险已成为有目共睹的社会议题,从老年人日常饮食实践中汲取营养就有着其现实必要性与紧迫性.老年人平淡知足的日常饮食实践,以及赋予饮食实践的伦理带给他们一种不受口人之病的影响的“清福”与健康长寿。这一朴素的民间营养学与养生观等学问和价值观念由于生活习惯的改变、人口流动等影响存在着一定的失落,但转型时期饮食问题的出现又凸显了文化传统的宝贵之处,以及传承的必要性。
其他文献
清末的浏阳县上东团,位于湖南省东部,其地域范围包括东门和白沙二境,即现在的大围山区全境.清末浏阳东南西北四乡“凡大团二十一,小团二百九十二”.上东团是东乡六个大团之一,其下辖十个小团.上东以东边的白沙和西边的东门两市为中心,大溪河(即浏阳河的上游)由东往西贯穿两市,将两地连接起来;南边有大围山,西边有横山、上庄诸山,北边有崇乡诸山.上东团的乡规民约主要记载在《上东义举志要》及其续编中,本文就有关上
目前学术界,关于番薯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番薯的来源,有福建说,也有广东说;其原产地有菲律宾,也有越南.就福建而言,又有福州、莆田、漳州.但是,对于番薯与历史文化名人的联系,局限于明人徐光启《农政全书》的记载,未有系统的深入探索.基于何乔远(1558-1631)的《番薯颂》写于番薯引进的明代万历年间,该文附录的《闽书》刊行于明崇祯四年(1631),处于大航海时代中国重要对外贸易口岸—漳州月
现今的考古证明,中国古代农业文明主要诞生在黄河和长江两大流域.李根蟠先生认为中华文化多重起源、多元交汇,但有南北两个中心,南方长江流域的稻作文化与北方黄河流域的粟作文化.但在看来,如果说中国上古农业文明有两个中心的话,那么随着甲骨文的形成及其农事文化的出现,中国开始了农政文化的统一进程,向着一个中心转变.甲骨文的农业认知形成的农事文化,对于理解中国统一的农政文化具有重要作用。正是由于甲骨文的创制,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实践的需要,林业文化遗产作为自然与文化遗产的一种类型,开始得到学术界的关注.①林业文化遗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和宝贵财富,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形势下,加强中国林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对于传承中国林业历史文化,增强林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拓展现代林业的社会功能,助力乡村振兴,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②研究林业文化遗产的类型划分、评定标准,对于深化林业文化遗产的认知,进而准
中国剪纸是一种以剪、刻、撕为主要手段,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民间艺术.在中国,剪纸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交融于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是各种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民俗文化的符号,剪纸艺术体现了民族有关生存繁衍、图腾崇拜、土风民俗、招福辟邪的群体意识主题和人们渴望幸福的思想情感,承载着整个民族的本体精神及文化内蕴.
构建具有针对性的乡村生态文明建设评价体系进行科学评价,划分当前乡村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类型,在借鉴生态哲学相关流派观点的基础上,本文首先以生态文明建设与管理的视角提出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概念与内涵.针对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生态文明建设“一体两用”和“强体善用”理论为基础,构建符合乡村发展实际的评价指标体系.
祁太秧歌起源于祁县和太谷,广泛传播于太谷、祁县、文水、交城、平遥、汾阳、清徐、榆次、寿阳、晋源等地,深受民众喜爱,特别是在祁县、太谷一带,无论是在田间地头,还是街头巷尾,常常能听到秧歌高亢婉转的旋律.①它由农村逢年过节、春前秋后传唱的小曲儿发展而来,初称地秧歌,由民众创造,其题材大多以当地民众生活为基础,真实地再现了民众的日常生活,具有浓郁的乡土色彩.发展过程中,吸收和融合了安徽凤阳花鼓的许多东西
自2018年起,经国务院批准,将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四,即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以下简称“丰收节”).这是一个全国性以农民为主体,关于庆祝丰收的节日.丰收节对传承中华农业文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高人民美好生活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丰收节的举办更是为农业文化传承与创新提供了一个舞台.但是丰收节现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第一届丰收节的举办虽热闹非凡,但缺乏了一些文化底蕴,未能充分发挥其节日功能
农耕文化是建立在传统农业经济基础上的文化形态,是生产关系、社会关系、典章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价值观念、道德意识、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等意识形态的总和①.农耕文化数千年来从未间断,是中华文明和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中对农业生产规律的认识和总结,凝聚了古人的智慧与经验,其中以“应时、取宜、守则、和谐”为代表的观念、思想、习惯,以及对自然规律的认知、对生活的态度,在现代仍具有一
清代川西有名的才子李调元(1734-1803)一生写有许多作品,留给后人研究探讨.李调元宦迹至广东,曾经到过广东的大部分地区,对这里的海洋动物产生极大兴趣,著《然犀志》二卷,书中所记的绝大部分海洋生物为广东所产.中国明清时期出现了记录海洋生物的专著若干,如屠本唆的《闽中海错疏》、郭柏苍的《海错百一录》、郝懿行的《记海错》等,分别记录福建、江浙、山东沿海的海洋动物.李调元的《然犀志》是传统时期唯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