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建筑技术史研究的基础问题--从日本近代建筑技术史研究中得到的启迪与反思

来源 :2008中国工业建筑遗产国际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enze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通过总结日本近代建筑技术史的研究发展历程,总结他们的研究框架和技术史研究的要点,并对他们的研究方法与历史局限性做一反思。通过上述的思考过程,反视今后中国近代建筑技术史应如何开展研究。特别是在当今工业建筑面临拆迁的现实中,什么是需要保护的,什么是有价值的,构筑这些评价标准,离不开技术史的研究。并且,工厂拆迁,又意味着此时是开展技术史研究的最后机会,全面开展技术史研究已迫在眉睫。
  本文详细地介绍了涵括从屋架结构做法,到砖墙的砌筑法,新材料的出现过程等日本技术史的研究成果,而且以具体事例说明西洋人技师在亚洲范围内的活动情况,表明亚洲近代特别是在技术史上的密切关联。最终提出中国近代建筑技术史研究上的诸问题。
其他文献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运用互联网的优势,在实体水文化设施的基础上,建设和打造水文化传播的虚拟平台,分析了该平台的运用前景。
  概述了北京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环境安全风险技术管理体系的基本程序和主要内容,并以北京地铁10号线国贸站穿越国贸立交桥工程为例介绍了国贸立交桥现状评估、沉降控制标准制
  监控量测是深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以往工程实践表明,全面系统的监测体系是保证基坑安全及环境稳定最有力的保障。文章结合天津站交通枢纽轨道换乘中
  上海市轨道交通徐家汇大型换乘枢纽为实现三条轨道交通线间的付费区换乘,需在既有1号线车站西侧地铁商场向下加层,形成换乘大厅。本文突破传统思路,提出利用既有地下室顶板
  本文主要介绍了天津站交通枢纽轨道换乘中心工程的工程概况和地质概况,对此超深超大基坑工程的设计进行了简要的概述,并对设计和施工中的难点进行了探讨。
  本文由地质勘察报告和实地抽水试验得出天津交通枢纽工程所处位置的含水层类型及特点,通过水文地质参数计算和数值模型反演得到基坑降水:二程设计所需基本参数,针对Ⅰ标段,结
  广州地铁5号线草暖公园站~小北站区间穿越岩溶段,为国内首例盾构穿越岩溶的城市地铁,土建风险突出。通过施工前补充勘探、地面预处理和洞内注浆、盾构掘进中应急加固防水、
  本文对天津市区地基土工程地质特性及其分布规律,天津市区深层地基土桩基工程地质条件进行了简要介绍与分析,为工程勘察、基础工程设计与施工提供相关技术参考。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电脑和相关电子设备的使用已经非常普遍,而存储设备更是各种电脑、手机的重要配件,因此我们也对其必须格外关注。但是我们不论是怎么小心,在安装及使用过
  本论文以天津站交通枢纽工程的抽水试验为依托,通过对抽水试验过程的孔隙水压力进行监测和分析,弄清了场地内各个含水组之间的水力联系,对抽水过程的孔隙水压力变化规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