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武术追求的三重境界:更巧 更美 更雅

来源 :第十二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8306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直以来,我们对中国武术的阐释研究、发展道路的选择、实施及推进等方面都受到西方体育与奥林匹克运动的影响。学界大部分学者都认为中国武术就是体育运动,一定要成为奥林匹克运动项目。长期以来,我们对"中国武术是什么、有什么?"的本体性研究,陷入了西方体育、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国武术外显层"相似性"的桎梏之中,而对于其产生过程的"文化模式、思维方式、境界追求"等方面的思考与研究,仍处在一个被忽视的状态。因此,目前学界亟需从中国武术的本位立场出发,开展对中国武术本体的"境界追求"的学术思想研究,力求对中国武术的发展,建构起具有显著"中华性"意涵的"理想、追求"的标识性语言,凝练出具有显著区分度的表述口号,从而提升大众对中国武术的认知,扩大中国武术的国际影响力。一、中国武术的技术:以巧为核心,追求更巧的灵动中国武术对于"更巧"境界的追求,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模式和价值观作用的结果。汉语中存在诸如"巧夺天工、神工天巧、大巧若拙、能工巧匠、心灵手巧"等,以"巧"为核心的赞誉之词。这从一方面表明,"巧"是中华民族"技术事项"所追求的一种最高境界。所以,以"技术"标榜水平的中国武术顺理成章地走进了"求巧、用巧、示巧"的追求"更巧"的发展理路之中。"何以生巧?唯熟能生巧",中国武术的技术修炼只有达到一定的累积,才能不囿于套路和程式,与招式产生共鸣,内化为自我精神。也唯有"熟"才能"挣脱"法之拘束,"打破"术之局促。"巧"的极致追求即"若拙"。《老子》有云,"大直若屈,大巧若拙"。"拙",不等同于粗劣稚拙,而是绚烂之后的质朴无华、浑然天成,是"巧之至,非真拙也"。中国武术的"拙"是建立在"巧"的基础之上,它超越了"巧"的壁垒藩篱,由"工而后拙"的"小巧",至"巧而后朴"的"大巧",最后达到"巧拙相济"的"更巧"境界。因此,中国武术技术应用中就形成了"更巧"的效率追求,技术演练中"更巧"的功法呈现,技术修炼中"更巧"的境界追求。二、中国武术的审美:以美为呈现,追求更美的境界中国武术不仅强调了"技术"层面"更巧"的技法特点,更突出"艺术"层面"更美"的境界追求。它作为中国传统的身体行为文化,伴随着历史的发展与推进,在中华文明之河中不断被侵染、洗礼,逐渐由野蛮走向文明,并开始逐渐走上"实用"与"艺术"的"叠加"化的发展道路。这一趋势也是技术动作的"巧"跃迁为艺术与情感之"美"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感知到中国武术中对"美"的追求,是超越外显层物质化的"形美",也超越了中间层隐喻化"意美"的"神圣之美"。因为,"神美"才是中国武术给予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中国武术与域外格斗同类型身体行为差异化的"根本性"动力,更是习武之人孜孜不倦所追求的"更美"境界。三、中国武术的精神:以雅为尺度,追求更雅的境界中国武术对于"更雅"的追求,是在其真正远离战争和嗜血搏杀的"原始"功能价值之后,将其存在形态逐渐转化为具有艺术性价值的"武舞"时,"雅"才渐渐地被注入其中。也就是说,传统的中国武术在"武舞同源"历史观的影响下,在"花法套子"中的"格斗技术"背后,才渐进式的生发出"武者"所追求的"雅"。从"由礼则雅"的意义出发,我们可以将"礼"视作"雅"的形式,也就是外在约束武者的规约。但究其根本发现,中国武术之"礼"的实际上发端于"神美"所衍生出的武德,是其具象化之后所映现出的种种仪式。所以,"德"才是"雅"的精神本质。就像《荀子集解》所指出的"正而有美德者谓之雅"那样,它对于武者而言,不单是遵从"由礼则雅"外在被约束的仪式,更是一种由内而外的"正义性"道德感。简言之,中国武术对于"雅"的追求即"行礼履德"。"更雅"的境界,就是在武术"精神之美"的基础上,又浸染了一层中国宗法制社会独有的"德"与"礼"交织出的"雅"文化色彩。这使学习武术增添了"雅"的气息,富有了"雅"的韵味。中国武术这种因"雅所有"而"德以守",从而"礼所为"的精神层级,使得"由德至礼",进而"由礼则雅"的中国武术文化体系呈现出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特点。四、结语中国武术,在保持其"技击价值和功能"本位意义的基础上,更强调提升人生境界。在技击技法和应用的求巧、用巧之上,将艺术的美学意义,镶嵌在"巧法"和"巧用"的技术骨髓里,用艺术审美的高光照耀着武者的践行之路,实现着对武术参与者"美"的涵养和育化。在此基础上,通过这种"中华式"的"育化",将武术人的品格养成深化为君子式"更雅"的人生境界。这是一种从"实用"到"诗化",再到"理想"的实践趋势。这一趋势,意味着中国武术从原始嗜血的动物本能"搏斗"向技术战胜的"武技"进化,向以"巧"为"美"和以"美"为"雅"的"技术"向"文化"的进化,向人类"文明"的升华,进而锻造出独属于中国武术"更巧、更美、更雅"的诗化标识。
其他文献
<正>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讲,城镇化的过程也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及文明演进的过程。但与世界其他国家不同,比起在理论上关注城镇化的宏观效应,我国更聚焦于城乡一体所带来的微观变化。因此,“关注农村、关心农业、关怀农民”一直是我国城镇化进程的重要议题。农村体育作为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是全民健身事业的重要抓手,在推动城镇化进程中发挥着凝心聚能的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城镇化所带来的场域转换也为农村体育发展注
期刊
学位
针对传统的交互多模型滤波算法中存在模型概率固化导致跟踪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改进交互多模型滤波的目标跟踪波形优化算法。首先通过联合前后两个时刻的模型概率对概率转移矩阵进行加权来改进交互多模型滤波;然后基于帐篷映射以及高斯扰动对秃鹰搜索算法进行改进;最后在多目标场景下根据最大互信息准则,利用改进的交互多模型滤波建立目标函数,使用改进的秃鹰搜索算法设计出最优发射波形。仿真结果表明,使用本文方法可显
研究目的:中国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基因"和"精神血脉",伴随着中华民族文明发展的演进历程,中国武术不断地汲取传统文化的智慧元素和精神营养,形成了不同区域、不同风格的"技术体系",以及具有规范习武行为的社会"伦理道德"。然而,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遭受前所未有的历史巨变,从器物到制度,从制度到文化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正在逐渐被削减,被挤压,被肢解。器物与制度可以作为物质需要的"替换品",但是,一
共犯脱离理论是用来解决共犯关系形成后,共犯之一由于各种原因脱离后对其他共犯的犯罪行为和犯罪结果是否还要承担原定责任的问题。自共犯脱离理论滥觞于大塚仁教授的“障碍未遂准用说”以来,有关该理论的探讨和争议就从未停止。在日本,“障碍未遂准用说”“因果关系切断说”“共犯关系解消说”“欠缺意思联络说”和“类比中止犯考量说”等学说先后出现,各执一词。其中因果关系切断说目前在日本占据通说地位,但是依然饱受批判。
企业在进行并购、重组等活动时,经常会运用对赌模式来调节估值策略,并降低并购的风险。近年来对赌模式成了一些大中型国有企业或者上市公司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企业经常根据不同的情形、不同的目的来使用,但是无论出于哪种目的,企业都应该力戒赌博的心理,对对赌模式应当有一个清新的认知,应当善于结合自身的需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对条款内容精心设置,并以一颗平和的心态来面对,本文就对赌模式下企业的并购风险进行阐述,
阐述计算机技术在数学建模过程中的应用,数学建模基本方法、建模流程,计算机技术实际问题可视化、软件的模拟分析、数值分析、误差分析,做到精准预判。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国际贸易环境发生急剧的变化,许多公司的国际业务亟需进行转型。同时,当今随着疫情形势严峻,许多国家工业停滞,而中国制造业复苏强劲,在国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大环境下,这是许多国内企业计划进军国际新市场的好机会。一次性餐饮包装制品(一次性杯、碗、瓶)在全球拥有着巨大市场,欧洲市场作为早期发达国家集中的区域,对该类产品的市场需求量极大。AT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PET杯等一次性餐饮包装制品
阐述数学建模的含义、特征,计算机技术对于数学建模的作用,探讨计算机技术在数学建模领域的应用,包括数学计算、统计学软件、绘图软件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