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际多样性分析方法在中国黄牛品种保护中的应用

来源 :首届中国牛业发展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gicarp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有关中国牛品种资源的调查结果,结合由6个血液蛋白基因座计算所得的标准遗传距离,运用Weitzman边际多样性分析方法对20个中国黄牛品种进行分析,计算品种的灭绝概率、现实和将来的期望多样性、品种贡献率、边际多样性及保护潜力,并构建了20个品种的最大似然聚类图,并与这些牛品种的保种现状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品种的总群体数量、品种的分布区域与灭绝概率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20个品种的现实多样性为1.2650,一定时期后(50或100年)的期望多样性为0.8813;所得最大似然树与标准遗传距离UPGMA聚类图中大致相同,同时也存在小小的差异;海南牛和大别山牛具有最大的品种贡献率,而复州牛、大别山牛和海南牛具有最大的边际多样性及保护潜力.但由于影响品种灭绝概率的因素较多,同时由此导致的品种灭绝概率比预测的要大一些,所以家畜品种实际遗传多样性的丧失比预测的要严重得多.最后,探讨了Weitzman边际多样性分析方法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的地方.
其他文献
自从1998年开始,我国奶牛养殖业和牛奶加工业进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产生了许多年销售额在50亿元以上的乳品加工企业,奶业成为我国畜牧业发展中的亮点,成为畜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形成了全国范围内的“奶牛热”。但要清楚的看到,5年来的高速发展带动了国内在奶业上的投资热,大量资金的投入,以及国内紧缺的优质奶牛资源,促使了奶牛价格的一路攀升,青年牛已从1998年的6 000元左右上升到2003年的18
充分发挥瘤胃微生物消化粗饲料和利用NPN等的有益功能,并尽量避免微生物对高品质饲料的降解损失,保持瘤胃微生物与反刍动物本身消化代谢活动的协调统一,是设计奶牛日粮的基本出发点。本文从奶牛日粮结构、不同生产水平时日粮蛋白质来源、精粗饲料的饲喂状态、高效添加剂的选用等方面论述设计奶牛日粮的饲料营养学要点。
水牛具有耐粗饲、抗逆性强、使用年限长等生物学特性,而且水牛奶乳质优良、营养丰富,干物质含量高,加工优势明显,是国际上最具竞争力的农产品之一。长期以来,水牛作为生产资料在我国南方地区的农业耕作中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业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水牛的役用性能和价值逐渐减小,因此,水牛从役用型向乳用、肉用生产方向发展是必然的趋势。近二十年来,国外水牛主产国在水牛产业开发方面
本文系统阐述了北方牧区奶业发展对我国整体奶业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在总结北方牧区目前奶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制约奶业生产的品种、饲料、饲养和加工等因素进行了客观分析。同时针对这些实际问题,提出了适合该地区气候和生态条件的北方牧区奶业产业化养殖加工技术体系。这对促进我国奶业发展,提升我国奶业生产的国际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从中国南方农区奶业的现状出发,针对南方农区奶业的特点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家“十五”奶业专项“南方农区奶业现代化技术集成与产业化示范”项目的实施,围绕推动南方农区奶业健康稳定发展这一主题,提出了加强技术创新平台、信息管理平台和产学研一体化示范平台建设的思路和具体内容。
在科技部、农业部的“十五”国家奶业重大科技专项的资助下,长富乳业集团摒弃了传统的“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而创建了“公司+规模牧场”的新模式,乳品企业与拥有3.5万头奶牛的34个现代化奶牛场浑然一体,并延伸至饲料种植业。重点在胚胎移植、机器挤奶工艺、全混合日粮(TMR)饲喂技术与工艺、缓解奶牛热应激、牧场的环保工艺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索。建立了我国最大的优质奶源基地,开创了我国南方农区乃至中国
20世纪90年代,我国奶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本文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分析了新阶段我国奶业发展的动力、特征和趋势,提出高产、优质、生态、高效是我国农区奶业技术发展的长期目标。在当前和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奶牛高产优质生产技术、乳制品深加工技术、与奶牛养殖结合的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技术、信息技术在奶业中的应用将是我国农区奶业技术发展的重点领域。结合我们在承担“十五”奶业专项课题期间所进行的理论与实践
质量问题是经济发展的战略问题,质量水平的高低,反映了一个企业,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素质,提高产品质量是兴国之道,也是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的根本之策。奶业是新中国成立后逐渐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兴食品行业,“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奶业在高举大旗呐喊着做事关国计民生的大事之余,是否应停下来想一想这杯奶的质量?想在强壮民族之时该怎样“强壮”奶业自身?行业的壮大,企业的发展,归根到底取决于消费者对产品
文章分析了我国乳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了黑龙江奶牛业、乳品加工企业和高校之间多年形成的优势组合,为乳业技术创新的发展铺垫基础,并促使高新技术在乳业中的应用得以实现。“十一五”期间将以生物技术应用为重点,通过酶工程技术、发酵工程技术实现对牛乳成分的改进,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功能保健液态乳系列产品。同时利用冷杀菌、微胶囊、循环超声、在线检测与监测、智能评价等高新技术提高乳品加工及质量安全检测的技术
我国是拥有牦牛数量最多的国家,四川省是继西藏、青海之后我国第三大牦牛生产区.长期以来,四川省的牦牛产业是采取的粗放型农业经营方式,以消耗大量的资源与破坏环境为代价换取农业的低水平发展,很不利于我国四川省牦牛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加入WTO以后牦牛业既面对着严峻的挑战,又会有难得的机遇.四川牦牛业该如何利用优势、规避劣势,并最大限度地发展,本文从利弊、长短及其对策分析进行了一定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