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晶态固体分散配方对姜黄素化学稳定性和颜色变化的影响

来源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九届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xuexuehehe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的目的是与晶体姜黄素相比较,评价聚合物类型和贮存条件对非晶体状态姜黄素化学稳定性和颜色变化的影响。晶体姜黄素和采用HPMC,PVP和EUD三种聚合物制备的非晶体姜黄素贮存在不同相对湿度(0~98%)和温度(25~60℃)条件下至32周。姜黄素含量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进行测定,水分吸湿和晶型结构采用VTI微电子平衡系统和x-射线衍射测定。结果表明聚合物类型和比例对姜黄素物理结构和化学稳定性具有明显的影响。晶体状态姜黄素在实验过程中稳定而非晶体固体分散体系较不稳定。姜黄素-EUD (50:50)和姜黄素-PVP(50∶50)在60℃/98% RH条件下具有明显的降解,且降解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所有固体分散体都比晶体姜黄素吸收更多的水分,其中姜黄素-PVP (50∶50)吸收的水分最多。化学降解发生在较高温度和湿度条件下,非晶体状态在25℃和0% RH没有发生明显降解。非晶体固体分散体系比晶体姜黄素、姜黄素与聚合物的物理混合物具有更明显的颜色变化,颜色变化随聚合物类型而不同。因此非晶体固体分散体系影响姜黄素的稳定性和颜色。
其他文献
本研究采用纤维素酶、果胶酶、碱性蛋白酶水解大豆粉提取大豆油脂和蛋白.本试验采用分步加酶的方法对大豆粉进行水解,对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的添加顺序和最佳添加量、水解时间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先添加果胶酶的效果较好,纤维素酶的添加量为5000U/g水解时间30min,果胶酶4000U/g水解20min.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水解后,加入碱性蛋白酶进行水解,酶添加量为8000U/g水解120min.本试验方法的总油提取
铜锌SOD在清除自由基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前期实验发现具有蛋白转导域(PTD)的融合蛋白PTD-SOD,口服灌胃对缺血再灌注,慢性肝炎和酒精肝等具有一定疗效.因此本文旨在探讨PTDSOD的口服吸收效果及机理.结果表明:口服SOD后,小鼠肝组织中SOD活力未见显著性提高;口服PTD-SOD后,小鼠脑,心,肝组织中SOD均有提高,与空白组相比具有显著性或极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在低剂
以沙棘汁为主要原料,采用自选沙棘酒酵母菌,研究通过固定化酵母发酵沙棘酒的工艺;同时,应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上述工艺制备的沙棘酒中有机酸的含量.结果表明:通过响应面分析法优化的沙棘酒固定化发酵最适条件为:沙棘汁表观糖度23%,发酵温度26℃,固定酵母菌粒子接种量6%.在上述最佳发酵条件下制备沙棘酒的酒精度是12.0% (20℃,Vol);通过7种有机酸标准样品的HPLC分析,建立了沙棘果酒
本文主要探讨了外源茉莉酸甲酯(MeJA)溶液处理对贮藏期内鲜切甘蓝苯丙烷代谢的影响。选用10μmol/L茉莉酸甲酯溶液处理10min,清水浸泡为对照组,之后4℃贮藏,并测定鲜切甘蓝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以及多酚、类黄酮、木质素的含量。实验结果表明,鲜切甘蓝采用10μmol/L MeJA处理后,其PAL活性降低,而且变化幅度很小;但总酚、类黄酮和木质素的含量得到了显著提高;由此可见,茉莉酸甲酯
八氢番茄红素脱氢酶(PDS)是叶黄素合成过程中的一个关键酶,它能催化八氢番茄红素转变成ξ-胡萝卜素(叶黄素的重要前体)。由于叶黄素有着优异的抗氧化活性,因此具有巨大经济价值。原核小球藻是一种单细胞绿藻,实验室先前的研究表明这个藻种能够在异养条件下生产相对高浓度的叶黄素。本研究中,采用RACE技术从原壳小球藻中克隆到了八氢番茄红素脱氢酶基因,这个基因编码八氢番茄红素脱氢酶。采用系统发育树分析各个来源
本实验旨在得到高提取率的紫苏油,利用物理和化学及生物技术相结合的方法,首先采用水酶法酶解,分离得到乳状液,通过二次酶解的方式对其进行破乳处理,得到高提取率的紫苏油;并对提取的紫苏油和市售的紫苏油进行理化性质(油脂抗氧化性、总酚含量、维生素E、酸度、碘值、过氧化值、皂化值、不皂化物、色泽、脂肪酸组成等)的对比.本实验选择的最优破乳酶是Protex-6L,通过响应面的方法对酶解破乳工艺进行优化,考察酶
乳清蛋白具有一定的功能性和生物学活性,通过改性,可显著改善乳清蛋白的功能性质.本试验研究在pH1.8和pH6.5两种条件下,3wt%乳清浓缩蛋白在不同温度(80℃、85℃、90℃、95℃)加热10h,乳清蛋白随着加热时间延长其聚合程度的变化.结果表明,乳清蛋白聚合程度受pH和温度的影响,随着pH和热处理温度升高,聚合程度增大.在pH6.5条件下,随着加热时间延长,乳清蛋白聚合程度在1h内明显增加,
在无溶剂反应体系中,对脂肪酶催化合成阿魏酸油酸甘油酯的反应体系动力学进行了研究.根据Arrhenius法,确定转酯反应速率常数随温度变化的关系.通过考察不同加酶量及摇床转速对反应初速度的影响,确定反应受动力学的控制.通过一系列底物浓度的实验,确立反应机制的类型属于乒乓机制,反应存在底物三油酸甘油酯的抑制作用,对动力学模型进行参数优化后求得各模型参数:rmax=0.1 10mol L-1h-1 g-
谷氨酰胺转氨酶(TGase)是一种催化酰基转移反应的酶,通过催化作用,实现蛋白质分子内、分子间的交联、蛋白质和氨基酸之间的连接以及蛋白质分子内谷氨酰胺基的水解,从而进一步改善蛋白质的功能性质,提高蛋白质的营养价值.黏玉米来源的谷氨酰胺转氨酶(ZTGase)是一种新型的、有广阔应用前景的酶.但其理化性质、酶学性质以及应用特性等尚未被深入研究,其原因是分离纯化工艺复杂,导致酶的产量较低.本研究利用基因
目的:初步探索乳清蛋白与金属离子螯合的工艺及螯合复合物的性质,充分发掘乳清蛋白与金属离子螯合复合物在保健方面新功效,以期为人们提供一种新型的保健食品.方法:以水解度和抗氧化活性为指标筛选最适酶解乳清蛋白的酶,优化酶解乳清蛋白的条件得出最优的酶解方案,将所得乳清蛋白肽与钙离子进行螯合反应,优化螯合工艺制备螯合产物,探讨乳清蛋白肽-钙离子螯合复合物的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结果:碱性蛋白酶为酶解乳清蛋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