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蚕豆根尖微核和单细胞凝胶电泳实验检测化工废水排水的遗传毒性

来源 :第七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8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业废水的排放是导致水污染的主要因素.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排入地表水中的污染物质也不断增加,有些经过污水处理理化达标后即排放入受纳水体,但其仍然存在较大毒性,尤其是进入水环境的具有"三致"作用的微量遗传毒物,严重威胁生态环境和人们健康,已成为社会公众所日益关注的话题.目前国内现有的标准测试方法主要集中在急性毒性测试方面,比如发光菌急性毒性、大型溞急性毒性实验和鱼类急性毒性实验等,而从国内外研究的趋势来看,已经逐渐从急性毒性向遗传毒性和内分泌干扰特性方面发展.本文综合采用蚕豆根尖微核和单细胞凝胶电泳实验来研究典型化工企业废水排水的遗传毒性,研究认为:①通过污水处理的排水虽然理化指标达标,但因含有微污染物,其毒性仍然较大,今后在环境监管上应加强综合毒性的监控。②应用蚕豆根尖微核和单细胞凝胶电泳实验都能有效地反映工业废水的遗传毒性,蚕豆根尖单细胞凝胶电泳实验比微核实验更为敏感。③两种方法均可作为工业废水遗传毒性较好的生物监测技术,可与常规理化指标互补,有效反映工业废水的综合毒性。
其他文献
本论文以BPA、BPF、BPS为对象,比较了双酚类污染物在玄武湖水中的降解速率;采用14C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BPA在玄武湖水中的降解、矿化等归趋,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放射性检测器联用分析了BPA代谢产物。实验研究表明,BPs在湖水中的降解速率大小为:BPA>BPF>>BPS。5 ppm和50 ppmBPA降解半衰期分别为15天和17天,5 ppm和50 ppm BPF降解半衰期分别为16天和4
在全世界范围内,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全球卫生保健和卫生资源的沉重负担,逐渐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SO2作为常见的大气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危害很大.而近年来本实验室对SO2及其衍生物的动物毒性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表明SO2及其衍生物不仅能够引起呼吸系统的损伤,而且对全身各个脏器均有毒性作用,是一种全身性毒物.长期接触SO2可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和死亡率,SO2对心血管系统的损
苯并(a)芘是多环芳烃(PAHs)中致癌性最强、存在最广的一种污染物,其主要环境来源是化石燃料和生物质的不完全燃烧.人体暴露后,经过细胞色素P450代谢酶的活化,产生具有亲电性、活泼的代谢产物邻二醇环氧苯并(a)芘(BPDE),与DNA的碱基共价结合,形成稳定的DNA 加合物,进而引起机体的毒性损伤.目前的流行病学和体外实验研究都证实了BPDE-DNA 加合物与表观遗传修饰DNA甲基化存在相关性.
本文选取微拟球藻为受试生物,通过测定TBC暴露对微拟球藻的生长率与抑制率及叶绿素浓度和光合活性的变化,研究TBC对微拟球藻的毒性效应。通过测定微拟球藻叶绿素浓度的变化,反映TBC对微拟球藻光合作用的影响.无论在TBC暴露后的任何时段内,对照组(0 ng·mL-1)的叶绿素浓度均高于其他三个控制组。在第48,72和96小时,控制组的叶绿素浓度随着TBC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其原因与植物在受到胁迫时,光合
本研究选取秀丽线虫作为模式生物,确定了8种咪唑类溴盐对线虫的急性毒性,获得的离子液体对线虫的24小时半致死浓度(24-h LC50)在0.089到6.64 mg/mL之间,发现离子液体对线虫的毒性作用存在剂量-效应关系,咪唑环上取代链的长度对离子液体毒性的影响远大于环的甲基化。由于所考察的2组离子液体的毒性存在相同的趋势,选取其中一组的四种离子液体考察其毒性作用机制。对线虫进行12小时处理后,通过
十溴二苯醚(BDE-209)是一种溴系阻燃剂,在五溴和八溴二苯醚被禁用的情况下,BDE-209仍在大量使用.监测数据显示,在以BDE-209为主要污染物的环境背景下,水生生物中多为BDE-28和BDE-47等低溴代物,陆生生物中多为BDE-209、BDE-183、BDE-197等高溴代物,而两栖生物则以BDE-99和BDE-153中等溴代物为主.本文比较研究BDE-209在斑马鱼、非洲爪蟾和小鼠体
本研究选用斑马鱼胚胎做为受试生物,采用OECD新近制定的鱼类胚胎毒性实验标准方法,研究PFOS和壬基酚共同作用时的联合毒性,为其生态风险评价和环境标准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实验结果表明:与壬基酚的单一毒性相比,PFOS在0.001、0.01和0.1 mg/L浓度水平下与壬基酚共暴露72 h和96 h的毒性效应并没有显著差异;在1 mg/L PFOS水平的联合毒性则有显著降低。这说明在实际环境水体中P
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已广泛应用于微电子、光学、空间技术等领域,离体实验结果证明其具有类雌激素活性,但其对鱼类的影响未知.选用斑马鱼(Danio rerio)成鱼作为活体实验模型,研究了BPAF急性暴露对斑马鱼的毒性效应及致毒机制.不同浓度BPAF(0.05,0.25和1 mg/L)分别暴露斑马鱼28天后,对斑马鱼的体长、体重均无显著性影响,各暴露组斑马鱼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丙二醛含量与对照组相
本实验主要探讨DEHP及其代谢产物MEHP对幼鱼期和青年期海洋青鱂鱼的毒性作用,并从雌激素受体(ER)、过氧化物增殖激活受体(PPAR)和芳香化受体(AHR)通路了解DEHP和MEHP的致毒机制,为海洋环境中DEHP的风险评估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DEHP和MEHP导致雌性青鱂鱼肝损伤,表现为肝糖原降低,肝细胞质水肿变性;DEHP和MEHP还促进了性成熟,表现为促进雌性青鱂鱼卵巢中卵细胞的发育。
在通过国立台湾大学伦理委员会的审核和批准后,从某市医院随机选取诊断为哮喘的儿童231名,在该市7所小学内随机选取225名非哮喘儿童。由一个培训过的内科医师就本次调查的目的和问卷内容对儿童家长进行说明并在家长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对所选儿童的父母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并对儿童采集静脉血。分别检测血清中PFOS,IgE,AEC和ECP。结果显示哮喘儿童血清中PFOS的水平显著的高于对照组水平(33.9 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