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5.恩替卡韦在成年慢性乙型肝炎病人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临床试验(056)-拉米夫定失效病人的研究

来源 :第十二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gyuanq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评价恩替卡韦(ETV,1.0mg/d)对拉米夫定(LDV)治疗失效的慢性乙型肝炎(CHB)病人在第12周和第48周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共有5个中心参加了本次试验,入选的病人均是以前使用拉米夫定治疗失效的,并且至少在入选前12周停用拉米夫定,HBVDNA≥105拷贝数/毫升(PCR法),ALT水平不超过正常值上限的10倍的病人.在双盲服药阶段,病人按(4:1)的比例,随机服用1.0mg恩替卡韦或安慰剂12周,在随后的开放阶段,全部病人服用1.0mg恩替卡韦36周.本试验的主要疗效终点是血清HBVDNA水平(PCR)在第12周时相对于基线值的变化.结果:在145名受试者中,主要为男性(75﹪);平均年龄35岁;90﹪的病人是HBeAg阳性;41﹪的病人的ALT水平≥1.25倍于正常值上限;经HBVDNA多聚酶的基因测序分析,42﹪的病人被检测出拉米夫定耐药毒株.病人的HBVDNA的平均基线水平是8.79log10拷贝数/毫升(PCR法).经过12周的治疗,平均下降幅度是4.30log10拷贝数/毫升(PCR法),而拉米夫定组是0.15log10拷贝数/毫升(P<0.0001).在第2周时,病人血清HBVDNA较安慰剂组就有显著下降(2.65vs0.06,P<0.0001).第12周时,在基线ALT异常的病人中,恩替卡韦组的ALT复常率明显高于安慰剂组(71﹪vs7﹪,P<0.0001).2组间,不良事件的总发生率相当(33﹪vs28﹪).所有参加过双盲阶段的病人均进入为期36周的开放阶段.经48周的治疗,在双盲阶段服用恩替卡韦的病人(实际恩替卡韦治疗48周)HBVDNA的下降幅度为5.08log10拷贝数/毫升(PCR法);在双盲阶段服用安慰剂的病人(实际恩替卡韦治疗36周)的HBVDNA的下降幅度为4.86log10拷贝数/毫升(PCR法);在基线ALT异常的病人中,ALT的复常率大于90﹪.在恩替卡韦组中有12例病人(9﹪)HBeAg消失.在整个治疗期间,没有发生与耐药相关的变异发生.恩替卡韦每天服用1.0mg,持续48周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结论:恩替卡韦1.0mg对于以前使用拉米夫定治疗失效的慢性乙肝病人仍然具有显著的疗效且安全.
其他文献
近年来新发现的纤维介素基因(fg12)被证实与重型肝炎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fg12具有凝血酶原酶的功能,能催化凝血酶原转化为凝血酶,启动凝血级联途径,导致局部纤维素的沉积,
会议
α-干扰素和拉米夫定是两类临床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常用、有效药物.普通α-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应答率低,虽然增加干扰素剂量或给药次数可使治疗期间的HBVDNA阴转率有所
会议
本文评价了阿德福韦酯(ADV)10mg/日治疗HBeAg阳性的中国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52周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的研究设计.52周疗程分三个阶段,
会议
自1994年实施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以来,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相关的各种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和艾滋病(AIDS)病人的病死率大幅度下降的事实已是众所周知.人类免疫缺
会议
我国属HCV高感染地区,每年因宫内感染而出生的新生儿估什有几万人,这些人不仅是HCV感染的主要传染源,同时又是肝硬化,肝癌的高危人群。在日前丙型病专性肝炎缺乏特效药物治疗的情
会议
本研究通过在体外进行CHB患者单核细胞树突状细胞方向转化,并辅以聚肌胞poly(I:C)刺激,增强DC的成熟和功能,活化病人自身的T淋巴细胞,以获得数量更多、功能更强的HBV特异性的
揭开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面纱rn病例1患者,女,33岁.孕2产2.该患者于1年前无意中发现左下腹部有一活动性良好的肿块,伴有持续性下腹部隐痛,并在每次月经来潮前3~4天开始疼痛
期刊
慢性乙型肝炎(CHB)出现HBAg血清学转换、HBVDNA水平下降及肝功能改善后,一般认为是病情趋于稳定的标志;但部分病人出现血清学转换后,HBVDNA水平仍较高,肝组织炎症仍继续发展,
会议
基于顾客服务的竞争性对比分析中所包含的大量不确定和模糊因素,本文运用模糊理论和方法,建立了关于竞争性对比分析的模糊决策模型,为服务中的因素改进提供了一种定量化方法.
本文参考我国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由企业财务数据计算得到的12项经济指标,在企业数据分析平台的基础上应用神经网络分类器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计算所的指标进行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