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自由实现之可能性路径分析

来源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kyxiao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自由的理念是一种理想的教育状态.要使这种教育自由的理念成为教育现实的状态,即成为教师、学生在日常教育生活中能够切实拥有的权利并由此而获得个性的发展,就必须借助于体现教育自由理念的教育制度.无数的事实已经向人们证明:寄期望于人的素养的提高或价值观念的转变,抑或依赖于市场的原则,都不可能真正实现教育自由;唯有通过结构性的制度调整,才可能将教育自由的理念变为现实的教育实践.
其他文献
“易班”平台为高职学生开展网络思政教育创造了新阵地,但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易班”平台推广深度不够、用户粘性不足、“易班”网络思政队伍创新力不强的问题.通过提升“易
1986年12月15日至18日,中国公路学会筑路机械学会在福建泉州召开了机械化养路专题技术交流会,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向会议提交的论文、资料涉及机械养路的组织管理、养路工艺
国民性是国民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价值取向,精神世界和行为方式等方面的总和.高等教育对国民性的重塑自然是责无旁贷.大学教育除了可以在课程设置、课程内容上增加通识性
影响国民性改造的因素繁杂,教育便是其中之一.规训化教育是一种负面教育.其主要特征表现为:人是被改造的对象;训练人的使用性;强调控制与服从.其具体表现为对身体的摆布和驯
传统的基础教育“基础性”的研究范式期待补充与突破,从而呼唤基于生命历程的回溯性研究.在终身发展的视野之下,对W小学1958 届毕业生的生命历程回溯研究发现:基础教育对受教
会议
文化是国民性的内在决定因素,学校教育是一种文化活动,所以通过学校教育养成国民性是有可能的,从一定意义上说,学校教育与国民性养成具有内在一致性,而且学校传授的现代文化
家长作为国民中特殊群体,担负着代际间传承国民性的重任.通过对一次考试失败原因的分析和思考,发现中国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存在寄重望、爱面子、喜攀比等不良国民性格,下一代因
元阳县出日果蔬栽培研究所成立于1986年7月,主要是研究荔枝、龙眼等高档水果的栽培技术和培育良种嫁接苗.该所位于元阳县西南部黄草岭乡,海拔940米,年均温20.1℃,年降雨量 19
虽然距立秋只剩3天,室外仍如流火。炎热,没有挡住东进的脚步,为了银河悦读中文网的一次线下活动,为了和天南地北文友的一次汇聚,从家乡豫南淮河源头出发,驱车千里沿淮河来到
通过梳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归纳体验式教学内涵与特点,将体验式教学理念与《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相融合,分析体验式教学实现的思路与实施方式,设计课程体验式教学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