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肾颗粒剂联合霉酚酸酯对狼疮性肾炎患者神经肽Y水平的影响

来源 :2009中国中西医结合系统性红斑狼疮研究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益肾颗粒剂联合霉酚酸酯(MMF)对狼疮性肾炎(LN)患者的神经肽Y(NPY)水平的影响及其临床疗效。 方法:将54例狼疮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即益肾颗粒剂联合霉酚酸酯组,共28例)和对照组(即单纯用霉酚酸酯组,共26例),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检测治疗组和对照组血浆。 结果:治疗组患者的血浆神经肽Y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生化指标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益肾颗粒剂联合霉酚酸酯对LN患者血浆中神经肽Y水平有明显降低作用,并对LN患者有明显疗效。
其他文献
臁疮是外科临床上多发病、常见病。病程缠绵,疮口难愈,现代医学认为此病常与下肢静脉功能不全所致的静脉性溃疡有关。溃疡呈圆形或不规则,大小不一,边缘坚硬,呈斜坡状,腔浅基底部高低不平,肉芽组织淡红或狄白,有浓性分泌物,周围皮肤有色素沉着,呈深褐色,伴水肿。而生肌象皮膏具有清热利湿,活血养血行气,去腐生肌功能。本研究应用生肌象皮膏治疗臁疮,效果显著。
浆细胞性乳腺炎是以乳腺导管扩张、浆细胞浸润为病变基础的慢性非细菌性感染性乳腺化脓性疾病,多在哺乳期和妊娠期以外发病,以乳头凹陷或溢液,乳晕部肿块,化脓溃破后脓中夹有脂质样物质,易反复发作,经久难愈,形成乳晕部瘘管为特点的良性乳房疾病。本文结合57例浆细胞性乳腺炎病例,从病情、表现、治疗等多方面加以分析。
超声刀是采用超声能对软组织进行止血、切开和凝固。超声刀切割原理则是通过瞬时冲击加速度、微声流及声空化三大效应所实现。本研究应用超声刀先后从直肠息肉切除开始逐渐扩大至对常见肛肠手术(痔、瘘、裂、息、秘)进行多病种临床应用探索,同时与常规术式进行数字随机分组对比观察,结果疗效满意且有明显的优势。
老年慢性湿疹(senile chronic eczema)是临床常见皮肤病,病情迁延反复,发病机制复杂,多认为是由于内外激发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迟发型变态反应,治疗困难。本研究对老年血虚风燥型湿疹患者血清过敏原进行检测以探讨其病因背景并采用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联合中药复方参柏沈剂采用薰洗法治疗,收到较好疗效。
活血化瘀法是针对瘀血内停,脉络瘀阻,血行失常而采用的以改善血液循环,化除体内瘀滞为基点的一种治法。为了更有效地治疗手术后腹腔感染,本研究经过中医辨证,对属于血瘀证的手术后腹腔感染病例采用活血化瘀法治疗,通过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分级量化评分、APACHE Ⅱ评分和部分理化指标结果,评价该疗法的疗效。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累及多器官的、具有多种自身抗体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本病好发于育龄期妇女。近年来SLE在疾病控制和预后上已大为改观,SLE已不再认为是妊娠的禁忌证,但SLE和妊娠相互影响,临床病情复杂。妊娠易诱发SLE活动,同时妊娠本身是一种免疫变态反应,妊娠过程中由于性激素的变化,尤其是雌激素、泌乳素水平的升高,使机体免疫反应持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多器官,临床表现复杂、病程迁延反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SLE病因及发病机制迄今尚未完全阐明,这给本病的治疗带来了极大困难。近年来,不少专家认为SLE不是一个单一的疾病,而是不同病因引起的一个综合征。多年来的大量研究,提示本病的发病可能与遗传、免疫紊乱、内分泌异常及环境因素有关。本文介绍了中西医结合治疗SLE的基本原则与治疗方法。指出不少临床研究结果显示,中西
目的:检测划分NZB/W F1小鼠体质,将其划分为寒、常、热三种体质,并证实这些体质差异的客观性。方法:采用上海中医药大学实验中医学教研室方肇勤教授课题组建立的“实验小鼠四诊工作站”,检测158只NZB/WF1小鼠体重、体温、心率、小鼠35秒活动度、爪尾色泽(r值)等指标,根据公式:权重总值=爪校正值×1+尾校正值×0.2+腋温校正值×0.7+心律校正值×0.05+跨格数×0.025计算总权重,根
目的:探讨CD28/B7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病中的作用及解毒祛瘀滋阴方治疗SLE的分子免疫学机制。方法:63例SLE患者随机分为2组:西医组(32例)采用强的松、环磷酰胺治疗;中西医结合组(31例)采用滋阴解毒通络联合强的松、环磷酰胺治疗,均治疗3个月。另选20例健康女性作为正常对照。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表面CD28、B7-1、B7-2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中医证型与实验室指标变化的关系。方法:383例SLE患者,根据中医从“毒”辨证,将其分为6型:热毒炽盛型,瘀热蕴毒型,浊毒壅阻型,热毒灼阴型,肝郁毒结型,正虚邪恋型,分别检测补体C3、免疫球蛋白(IgA、IgM、IgG)、ALT、24 h尿蛋白定量、白细胞(WBC)、血小板(PLT)以及计算SLEDAI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