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对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病因病机的认识

来源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九次全国中医妇科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fs6756du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卵巢储备功能是指卵巢内存留卵泡的数量和质量,反映女性的生育潜能。卵巢产生卵子能力减弱,卵泡质量下降,导致女性生育能力下降及性激素的缺乏,称卵巢储备功能下降(DOR),进一步可发展为卵巢功能衰竭。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月经稀发、月经量少、排卵障碍、不孕、功能性子宫出血、性欲减退等。中医并无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病名,根据临床表现的不同,可归属于中医学中“月经后期”、“月经过少”、“不孕”、“月经先后无定期”、“崩漏”、“经断前后诸症”等范畴。中医学认为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致病因素主要有淫邪因素、情志因素、生活因素和体质因素。《素闻·评热病论》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可知淫邪因素、情志因素和生活因素为致病的条件,其作用于机体后是否发病,发病的形式、程度及预后转归是由体质强弱决定的。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北京地区亚健康人群常见的临床症状特征。 方法:利用北京地区亚健康状态流行病学调查数据,应用探索性因子分析,研究各症状的特征、性质及其之间的潜在关系,寻找代表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T)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子宫体以外的部位并引起下腹痛、痛经、性交不适、不孕、月经异常等一序列临床症状的疾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的在位与异位ESC细胞通过分泌HA调节单核巨噬细胞的功能,使其向免疫抑制型转化,从而有利于内膜组织在异位的种植与生长;对孕激素敏感性下降可能是导致EM
本文关注医古文教学如何渗透中医学人文教育的问题,开篇回溯东西方对于人文的不同见解,从而突出中医学人文教育的独特性。由于中医是一门带有浓郁传统文化特征的自然科学与实
要治病必先明病因,这个原则即使对于最原始的时代也是一样的。上古时代,人们也从大自然寻找致病因素。比较明显的是把流行性季节病的病因归结为四时恶气的侵袭,由此形成“四
本文所说的原始文献指的是以原始面貌、也即以早期版本保存至今的古籍资料。与原始文献相对的是后起文献,包括后起版本、现代排印本、类编整理本、网络文本等。原始文献具有
目的:探究焦虑障碍中医证候类型、基本病机及辨证规律。 方法:本研究对103例符合(CCMD-Ⅲ)(2001年)焦虑障碍诊断标准的患者进行临床四诊信息的调查,并对调查资料进行描述性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疾病状态,通常呈进行性发展,80%-90#患者可导致肺动脉高压,继而右心室结构发生改变,最终发展成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且具有很高的发病率.
岭南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体质因素,妇科病的病因病机治疗方法也有岭南特色。罗元恺教授是我国著名的中医学家、妇科专家,岭南名医。他创制了多首行之有效的妇科经
目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证候诊断标准进行初步验证。 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收集四所三甲医院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资料并建立数据库,选择敏感度、特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