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60年我国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发展历程及启示

来源 :国家体育总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z_firefo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和领导下,体育战线的各级领导和运动队坚持思想政治工作与体育训练中心任务相结合,使我国体育队伍得到健康、迅速地发展,确立了我国竞技体育在亚洲的领先地位,并跃人世界体育强国之林。本文通过回顾和总结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启发新思路,以期为加强和改进我国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服务。
其他文献
在人类历史发展中,体育扮演着重要角色。特别是进入现代社会,体育事业蓬勃发展,与经济政治文化的关联度越来越大,成为蔚为壮观的文明现象。新中国建国60年以来,我国体育事业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和社会政治制度,体育本身虽然是一种非政治性的社会活动形式,但其政治功能呈现出一种随着主流政治气候和国家宏观战略的变化而不断演变的过程。
胡锦涛主席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提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要求,从而为新时期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这一要求的实质,是科学发展观在体育领域的贯彻;我国体育的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又以科学发展观引领下体育文化的自觉为思想前提。
伴随着共和国的成长,新中国的体育事业走过了60年不平凡的拼搏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国运兴,体育兴!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截至2009年6月,中国运动员获得的世界冠军数已达2299个,创超世界纪录达1191次,我国已经成为国际体育舞台上具有强大竞争力的重要力量。
2000年的新年钟声,将人类引入新的世纪。作为改革的攻坚阶段和关键时期,党和国家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等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方针和一系列战略部署,为体育的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进一步明确了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学校体育评价理论伴随着教育目标的变化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结合我国教育改革的实践,已初步形成了适合我国国情的评价理论体系和实践模式,成为新时期课程改革的有力保障。冷静地总结和分析我国学校体育评价理论研究发展的得失可以使我们获得启示和动力,帮助我们更好地完善其理论体系,使其更加符合现代教育评价理念,为使学校体育工作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提供借鉴。
笔者以湖南县域体育为研究对象,选择了15个全国体育先进县和23个非体育先进县进行调研,与各县(市、区)党政领导、体育局长、群众体育干部、体协会长、会员、社会体育指导员、学校老师、俱乐部经营者、城镇居民、乡村农民等社会各阶层群众进行了多方面座谈和深度访谈;并以省体育局的名义向全省各县(市、区)发放调查表,比较全面地调查了县域体育发展现状,总结了县域体育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和县域体育发展存在的主要间题
区域体育发展战略是指以我国省份(直辖市、自治区)为主体的区域体育研究,依据区域体育发展的优势和条件,进一步的发展要求和目标所做的高层次、全局性的宏观谋划。区域体育发展战略作为国家体育总体发展战略的子系统,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对独立及整体性的关系,它即承载了国家体育发展的总体目标又具有指导微观体育发展的重要作用。
中国体育文化源远流长,从古代体育的实践过程,到近代系统地引进西方竞技体育形式,直至改革开放以后竞技体育事业蓬勃发展,伴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革,都体现了中国特色的表现方式和思想内涵。体育的发展离不开体育思想的繁荣。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竞技体育以建设社会主义为核心目标,从形式、内容到思想体系的不断成熟和进步,极大推动了竞技体育前进的脚步。
在我国体育事业发展过程中,体育学术界曾经和一直有一种见解,即我国竞技体育的投入是金牌至上、不计成本的,这说法在2004年8月《瞭望东方周刊》中得到了突出的体现。竞技体育在我国体育事业乃至社会发展中究竟处于什么位置,应该怎样发展,应该怎样发展,这首先应该对我国经济体育事业的基本情况以及在社会中所发挥的功能入手进行分析。
我国花样滑冰运动,从新中国成立以后60年中,经历了以上几个阶段的发展历程,实际真正使我国花样滑冰运动项目普及和提高的阶段,应该是改革开放以后,也就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到目前为止,只用30年时间,而走向世界,站在世界最高领奖台,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双人滑),仅用十几年时间,尤其是双人花样滑冰,我国同时有三对运动员,而且出自同一个教练(姚滨),达到世界最高水平,无论在技术水平还是艺术表演水平都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