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越边境乡村民居景观的符号象征与认同建构--广西龙州县边境乡村案例

来源 :2014年中国人文地理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730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文化地理学颠覆了将景观作为客观实在和中立世界的观念,更趋关注社会文化和政治过程对景观的塑造,以及景观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借助文化研究的方法,将景观视为符号和象征系统,以期挖掘景观的社会意义。以广西龙州县边境乡村的法式民居景观为例,从历史的角度分析法式民居景观兴盛的缘由,并探讨其象征意义及认同建构。论文发现,法式民居景观作为承载文化意义的符号,是当地居民财富和社会地位的象征。又因其宫殿式形态,成为当地人幻想更大权欲以获得自我满足的源泉。此外,法式民居亦强化了当地人的身份认同,并唤起了他们对历史的缅怀、对家的归属感和对家乡的恋地情结。本文对乡村地理研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利用探索性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ESDA)和统计分析,在Geoda和ARCGIS软件的支持下,以人均GDP为指标进行研究,对2003-2014年重庆市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时空格局演化和成因进行分析.结果 表明:①从2003-2014年重庆市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时间差异十分显著,通过计算标准差和变差系数得出,绝对差异从4445到20146,极化现象明显,相对差异从0.59到0.47,相对差异不断缩小;②重
经济和人口重心的轨迹变动及其空间耦合状态集中反映了中国不同时段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及未来趋势,对制定区域协调发展政策具有重大参考意义。借用力学中重心概念和重力模型,通过重心加权方法,探索中国1990~2014年间经济、产业和人口重心的时空演变路径,并通过耦合“经济/产业-人口”重心的空间变动过程探析经济和人口发展的协调程度,进而预判区域协调发展趋势。基本结论是:(1)中国经济重心移动方向和不同时段的
“丝绸之路经济带”作为中国向西开放的经济发展走廊,它的建设对于推动中西部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加强与中亚、西亚和欧洲的进一步全面合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经济引力模型,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选取“丝绸之路经济带”18个国家以及经济带中国段9个省区为研究对象,分别构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尺度和地区尺度(“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段)的经济空间关联网络,绘制了可视化网络结构拓扑图,基于此,对关联网
研究县域经济发展格局对揭示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演化机制和实现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本文通过ESDA(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相关分析,探讨了1990年以来新疆县域经济空间格局的演化过程。结果表明:总体空间格局上,新疆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很强的空间自相关性,经济发展水平相似的地区在空间上集聚分布,但是这种集聚趋势在2009年以后有所下降。经济热点区域主要集中分布在天山北坡经济带及其周围,而
以丝绸之路经济带天山北坡段范围内的23个县市为研究对象,选取10项经济指标,综合运用SPSS,GeoDa和ARCGIS10.0,对于经济带内的经济空间差异进行分析发现:经济实力在全区平均水平之下的占多数,相似区域在空间上呈集聚趋势;按照经济实力得分,把各县市行政单元分为经济发达地区、经济中等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不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存在不均衡现象;经济实力在东南-西北方向呈现明显的倒“U”型,
运用因子分析、空间自相关和空间回归模型等方法,采用多项经济指标对连片特困区--秦巴山片区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及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秦巴山片区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相似的地区在空间集聚分布,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县域分布于片区的东部和北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县域则主要分布于片区的西部和南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县域在空间上呈现出集中连片的分布态势;合理的产业结构、较高的财政收入、较高的投资水平和高城镇
会议
作为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业,汽车产业是中国的新兴产业,对促进区域产业升级、经济发展与升级、城市网络更新等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六十年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历程表明,中国汽车产业从无到有到发展壮大,经历了从分散、集中、整合组团的不同发展业态阶段,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和产业转型升级起到直接推进作用。在汽车产业发展与演化进程中,技术关联与机械工业引导、政策与制度、外商投资、知识创新等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与演化产业了显
轨道交通开发与城市商业空间演变的关系是城市交通和商业地理研究领域中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以广州市轨道交通投入运营的14个换乘枢纽为研究对象,在对换乘枢纽区位信息和零售商业集聚特征指标提取和计算的基础上,分析换乘枢纽零售商业空间的类型、时空演变的过程及形态特征,探讨交通与商业互动发展对轨道交通枢纽商业空间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广州轨道交通换乘枢纽商业空间可划分为四个类型:门户型商业中心;区域型商业中心;
以2008年苏南地区SPOT与TM融合遥感影像和统计数据为主要数据源,定量分析了苏南地区乡村聚落的形态格局特征,对研究区的乡村性进行了评价,并划分了乡村发展类型.结果显示:(1)苏南地区乡村聚落的格局特征非常明显.苏南地区乡村聚落的用地规模普遍偏小,规模的空间分异表明研究区乡村聚落存在着斑块小而密集、大而稀疏并存的空间分布特征;平面形态分布特征高度受地理环境背景的影响,平面形态复杂的乡村聚落分布于
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复合地理作用过程,需要合理解决其空间非连续性与多目标协同性问题。该文系统分析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过程中的数量约束、地类约束与空间约束条件,结合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评价,以地类相邻协调性、规划转换可达性和空间紧凑度为目标构建多目标优化函数,引入粒子群优化算法,将每种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方案抽象为一个粒子,粒子的一个维度代表方案内的一个图斑,粒子彼此间信息共享,粒子在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