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温改质沥青在压型工序使用时工艺参数控制探讨

来源 :中国金属学会炭素材料分会第二十五次学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wk3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温改质沥青最近几年在国内碳素企业得到广泛重视,很多炭素企业已经开始全面使用中温改质沥青用于炭素生产,并对中温改质沥青的性质有了一定了解。本人通过两年使用中温改质沥青生产炭素产品,根据中温改质沥青所表现出的性质,对混捏温度、压机温度、下料温度以及硬脂酸加入量等工艺参数进行了生产实验摸索,试图从中摸索出适合中温改质沥青生产的工艺控制参数,最终达到产品实物质量得到大幅提升。
其他文献
为了揭示非圆旋压成形机理,以三边形横截面空心零件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值模拟对其 旋压成形过程、应力应变分布规律与应变状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旋压成形过程中直边面法兰 部分由于变形金属的周向流动而容易出现起皱,等效应力应变整体呈120°循环对称分布。直边面 与圆角面上等效应力应变分布明显不同,从直边面中间母线至两侧,等效应力逐渐减低而等效应变 逐渐增加;从圆角面中间母线至两侧等效应力逐渐增加而等效应
GH4169 合金异形截面环件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航海和能源工业中,现代工业对其 有较大的应用需求。本文通过采用计算机数值模拟技术,对GH4169合金异形截面环件轧制过程进行 有限元动态模拟研究,探索GH4169 合金异形截面环件在轧制过程中的金属流动情况,然后对不同的 轧制工艺参数下的成形情况进行分析,以明确合适的轧制工艺参数。
将不同量的B2O3引进Y掺杂BaZrO3质子导体中,研究其烧结性和导电性,期望在提高烧结性的同时,不会明显降低其质子导电性能。
以Al、纳米Fe2O3、Ni和Cr粉等为原料,适当温度烧结,制备不同气孔率的多孔Al2O3/Fe-Cr-Ni复合材料。结果表明,试样在氧化过程中接触氧的表面积越小,有助于提高复合材料的抗氧化性能。
研究制备碳酸铝铵工艺的同时,并对其机理进行了相应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以硫酸铝按和碳酸氢铵为原料可湿法合成结晶完整,过滤性好的碳酸铝铵(AACH)颗粒;ARCH在母液中陈化伴随着小颗粒的溶解和重结晶,随陈化时间的延长,颗粒有定向生长为棒状颗粒的趋势。根据陈化后AACH生长机理,通过控制陈化过程参数,可以制备特殊形貌(如棒状、纤维状)的AACH。
本研究采用有机泡沫浸渍法[2]制备氧化铝泡沫陶瓷,考察工艺参数对泡沫陶瓷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并研究溶胶-凝胶在泡沫陶瓷表面形成凝胶涂层的制备工艺,为进一步研究制备双连续相陶瓷/金属复合材料提供实验基础。
以高纯商业氧化物粉体为原料,采用固相反应和真空烧结技术制备了高质量Er:YAG透明陶瓷,并对其显微结构和光学性能进行了研究。
研究了在反应烧结碳化硅材料制备过程中添加碳化硼颗粒,对材料进行颗粒强化,并研究了不同比例对反应烧结碳化硅性能的影响。
稻壳中的主要成分是硅元素,占总重节的69.19%~79.71%,本研究以谷壳制备的白炭黑可做为分子筛合成中的硅源,在合成纯硅MEL沸石的基础上掺杂铈原子,考察了加铈入原子对沸石合成过程及产品吸附性能的影响。
通过前驱体分子反应途径[2],以锆/锂取代反应,将锆(Zr)原子引入聚硅硼氮烷(PBSZ),合成出聚锆硅硼氮烷(PZrBSZ),进而对其热解制得SiBCN基前驱体陶瓷,研究了合成锆/锂取代反应特征、聚锆硅硼氮烷产物的形成,用光谱分析确定了前驱体的分子结构,用扫描电镜观察了热解形成的陶瓷的结构和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