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痰散结法及其临床运用

来源 :2016年第二届全国心血管及中医痰证研讨会暨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痰证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律失常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icia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痰散结法,是运用具有祛除痰浊、消散软坚作用的方药,治疗痰核留结证的治法.本项研究在深入梳理古今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基于学术源流考证、理论分析与综合,基本厘清了"化痰散结法"的学术源流,界定了"化痰散结法"的概念内涵与外延,阐明了其具体治法与代表方剂所针对的病因病机,总结了化痰散结法在瘿瘤、瘰疬、乳核、胞生痰核、粉刺、癥瘕治疗中的运用.希望本文能为中医临床诊治痰核留结证提供借鉴,为化痰散结法的深入研讨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发展中国家肥胖发病率逐年升高,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脂肪肝、代谢综合征、癌症等慢病与中心性肥胖关系密切,女性在绝经前后中心性肥胖的发生率尤为显著,因肥胖而并发的各种疾病发生率亦随之升高.中医中药对于治疗围绝经期肥胖有副作用少、疗效显著等优势.正确认识和把握围绝经期肥胖这一特定时期的疾病中西医病理特点是关键.现代医学对于该时期肥胖多从雌激素水平下降后的脂肪细胞代谢、脂肪因子表达等入手研究.中医认为
冠心病,属于中医"胸痹""心痛"等范畴.中医广义之"痰",是冠心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主要由于脾肾不足,特别是脾失健运,聚湿生痰,痰浊与瘀血痹阻心脉而发病.亦即,痰浊内蕴,可致血行瘀滞;痰浊蕴积日久,可能与瘀血互结,进而痹阻心脉而致病.痰可致瘀,因痰之性状稠浊黏滞,可阻滞血液运行而致血瘀,痰阻血瘀而为痰瘀同病.血瘀亦可致痰,因瘀血蕴积日久,阻碍津液正常运化则停聚成痰.痰、瘀如此相互影响、相互
张仲景首提从痰饮论治眩晕原发性高血压,《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对于痰饮所致眩晕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治疗原则等论述详备,其审证求因的理念值得后世思考.最新医学研究表明原发性高血压是慢性炎症相关性疾病,血管壁于血压升高前己发生炎症性改变,血压升高后更是增加炎性因子的表达,促进高血压的持续进展。痰饮正是此类慢性炎症反应的主要病理产物之一,更是导致炎症持续存在、缓慢进展的致病因素。临床上对于
代谢综合征已严重威胁到社会的健康.通过对近5年文献的整理,其中医病理基础主要是痰,而病位涉及多个脏腑.代谢综合征所带来的其他并发症对患者的健康,经济以及家庭关系也构成了威胁.研究代谢综合征痰证的兼杂病位对后期衍生的并发症的发生有着提示性的意义.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痰证"患者的胰岛素抵抗、理化指标与中医证素的关系.方法:采集228例代谢综合征痰证和非痰证患者的中医四诊资料、理化指标,同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应用"证素辨证"方法分析MS的证素分布情况,应用Spearman统计学方法分析MS痰证组患者痰证素积分与理化指标的相关性,MS痰证组患者的HOMA-IR与中医证素的相关性.结果:①MS常见病位证素为肝、肾、脾
中医药防治冠心病具有多靶点、多层次、多环节效应,其作用机制涉及调节脂质代谢、改善血小板功能、抗氧化、保护内皮功能等多个层次,与目前“太阳系学说”研究不谋而合,中医药将为冠心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和科学依据。
本文通过对痰浊的成因、特点进行分析,提出治疗思路和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冠心病PCI术后再狭窄的临床治疗中.
通过大量的前期研究表明,以通补开泄法为依据而研制的天香丹是临床上治疗秽浊痰阻证动脉粥样硬化用之有效的方剂之一,在前期的研究基础上将继续从更深层次揭示天香丹发挥抗AS的具体药物作用靶点,为中医药防治AS提供理论基础,这将对保障人民健康、促进新疆地区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同步研究护心方对冠心病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Toll样受体4信号转导通路及中医血瘀证的影响,探讨以TLR4炎症通路为靶点护心方的干预机制,及炎症反应与血瘀证候的相关性.方法:选择60例冠心病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护心方,总疗程为60d.运用Realtime PCR法分别测定治疗前、治疗30d、60d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mRNA;
沈师认为,此病例辩证属痰瘀互阻之胸痹,冠心病支架术乃人为扩张狭窄之冠脉,为破血之道,淤血夹痰,闭阻心脉,不通则痛为病之关键。PCI或搭桥术后的患者,往往“术后必伤气”、“术后必留瘀”,以气阴虚为其本,痰瘀互结为其标的虚实夹杂证。《血证论》云“血积既久,也能化为痰水”,而痰浊与血瘀互为因果,痰浊阻滞可使血滞为瘀,因此沈师在治疗胸痹心痛时取痰瘀同治之法使经髓通达,气血流通,对PCI术后患者常采取用自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