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人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病学调查

来源 :第六次全国医学分子微生物学及生物技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ol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广州市人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广州市流动人员中流脑A、C群免疫水平较低,提示今后应在流动人群聚集地适时开展流脑菌苗接种,以提高其免疫水平。
其他文献
传导性聋患者多因慢性中耳炎损伤鼓膜致穿孔或损伤中耳的听骨链结构致听力下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自显微外科手术开展后大大地减轻了这部分患者的痛苦.鼓室成形术在消除病灶基础上首先要重建鼓室的增益作用,恢复鼓膜的有效振动面积和修复听骨链,用鼓室的增益效能弥补声波从空气进入迷路淋巴液时的能量消耗.因此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鼓室成形听力重建术便成为治疗传导性耳聋改善听力的重要手段之一.我科采用筋膜及耳后骨膜修
乳突根治术伴鼓室成形术分完壁式和开放式两种,完壁式鼓室成形术操作难度较大,且术后如果乳突"再气化"不成可能导致手术失败.开放式鼓室成形术是在乳突开放的基础上行鼓室成形术,若适应症及手术适当,可以获得干耳和听力明显提高的效果.我们自2001年1月~2005年1月,选择性应用开放式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化膜性中耳炎18例18耳,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本文论述了言语矫治专家决策系统的构建框架及其内容,分别对言语产生三大系统中的呼吸、发声、共鸣、构音和语音5个功能模块从定量评估、数据分析与诊断、决策与监控以及矫治方案给出了具体的流程,其目的是为我国的言语矫治探索出一套科学的、系统的、规范的、实用的康复决策体系,更好地指导言语矫治的临床实践,提高我国言语矫治的专业水平.
Starr等称之为听神经病(auditoryneuropathy,AN)的症候群是由于第Ⅷ颅神经的耳蜗支受损引起的一组临床表现特殊的感音神经性聋.这组症候群其临床特征主要有:①病史:双耳进行性听力下降,病程一般数年,青少年或婴幼儿开始发病,可伴有耳鸣,最突出的表现是言语识别率差,在嘈杂环境中尤为明显.一般无噪声接触史和耳毒性药物应用史,部分患者有家族史.②临床听力学特征:听力损失程度不同,多为轻度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Hp耐药现象日趋严重.Hp对MTZ、克拉酶素、阿莫西林等药物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其中对MTZ的耐药性则尤为突出.进一步了解Hp对MTZ耐药机制对研究快速、稳定、高效的Hp耐MTZ药敏实验将有极大帮助,进而指导临床用药.本文主要综述了Hp对MTZ耐药机制.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为英国的Jevons(1961)首次报道,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讫今,MRSA感染几乎遍及全球,在某些国家中占金葡菌的半数以上,且因其对常用的多种抗生素广泛耐药,并日趋严重,极易引起感染的爆发流行,而成为世界关注的难题.有关MRSA研究较早的文献[1-3],相继见于Hartman(1982)、小栗丰子(1988)、朱德妹(1988)、李仲兴(1990)等的研究报告;近
本文对鲍曼不动杆菌质粒上OXA-23型碳青霉烯酶基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5株产ESBLs鲍曼不动杆菌中,OXA-23型碳青霉烯酶阳性菌株有12株;PCR产物纯化后测序表明与鲍曼不动杆菌(AY795964.1)blaOXA-23基因序列100%同源。
本文以在SARS病毒基因组变异和分型及溯源分析、沙门菌鞭毛蛋白基因序列多态性分析及沙门菌血清型鉴定软件开发、青霉属青霉亚属种类的微管蛋白基因序列鉴定、白色念珠菌rRNAITS和D1-D2基因序列鉴定等的研究和应用实例,阐述了其应用意义。
本文在HuNGF中间品中加人脂包膜和非脂包膜病毒,通过调整其PH值、离子强度、蛋白浓度等参数后,在25℃条件下的不同时间,监测其灭活病毒效果。结果表明,碱处理法是同时灭活生物制品中脂包膜和非脂包膜病毒的一个经济、有效的方法。
本文对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进行了探讨。AMEs基因的PCR检测技术的建立为氨基糖苷类耐药机制研究,临床分离株监测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了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