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技术环境的企业内部控制思考

来源 :第八届全国财务理论与实践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indswod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企业内部控制进行了探讨。分析了信息技术对内部控制的影响,对IT控制、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内部控制等概念进行了辨析,分析了COSO内部控制整合框架和风险管理框架、SOX法案,COBIT,ITIL及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等目前国内外广泛采用或研究的内部控制框架或法律规范,提出了内部控制系统、内部控制系统的工程实施体系、内部控制系统的评价体系是内部控制不可分割的三要素,并对它们进行了详细分析。
其他文献
如何鉴别国家债券的真伪问:请谈谈我国国家债券发行的基本情况及其构成要素。答:我国自1981年恢复国债发行,14年中,已经发行了6种国债,即:国库券、重点建设债券、财政债券。国家建设债券、
由于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定义界定模糊不清,从而可能导致上市公司在两者确认时产生随意性,这将为上市公司利用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化调节净利润提供了空间。本文
股票市场是一个信息市场,上市公司公布的信息对利益相关者而言是非常重要的,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上市公司的信息从私有信息转化为公开信息仍存在着时间差,那么在这个区间内上市公司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已经初步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体系。在规范体系下,研究如何进一步保护投资者权益具有相当的必要性。本文从借鉴国际经验与实践角度,提出以简洁有效
本文采用截面Jones模型和能够捕获应计利润和现金流量的内在联系的DD模型,从盈余管理的角度计算盈余质量。从三个维度来考察上市公司治理,检验了2005-2006年A股制造业公司其公
会议
财务报告质量评价有“用户需求观”和“投资者保护观”,本文对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认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的完善程度不同,在财务报告的质量评价标准上,不应照搬
内部控制的发展动力主要有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和企业内外部管理的需要。本文把企业内部控制的演变过程归结为四个阶段:20世纪40年代以前的内部牵制阶段、40年代末至70年代初的
会议
美国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金融学终身教授陈志武,曾给一双女儿写信,让女儿不要有“养子防老”的包袱。信中说:“许多父母,或说整个中国社会,都以子女是否‘孝顺’来评判子女的‘好坏’。你们千万不要有这种包袱,我们真的不希望你们这样想。”  一个经济学家给女儿写信,讨论“养子防老”的问题,这实在是一件很稀松平常的事情。之所以引起民众的普遍关注,乃在于经济学家的观点:让孩子不要有“养子防老”的负担。其实,对这封信
随着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基本规范》的颁布与实施,建立与完善各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成为理论界、实务界研究的重点课题。本文以“顺驰地产”为例,分析内部控制制度与企业的
会议
内部控制的构建要追溯到20世纪初,西方国家已经试行内部牵制组织的方法。1949年美国提出“内部控制”的概念。新内部控制规范主要强调围绕经营管理和风险控制,并将内部控制上升